要闻

首页» 滚动要闻

滚动要闻

官员透露超50%消费者认为农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日期:2013-06-18



昨天,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志喜在“诚信共治维护食品安全”分论坛上表示,尽管我国农产品的合格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仍有超过50%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一旦出现农产品安全风险的任何负面信息,消费者马上会选择停止购买,因此食品企业要特别注意诚信建设和风险防范。

□专题调研

53.1%消费者不满农产品质量

农业部发布的最近四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而畜禽产品合格率更是高达99%,产品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普遍关注,有53.1%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且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容忍度很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企业出错消费者会用脚投票

在调查中,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当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会选择保持沉默,只有37.4%的消费者愿意投诉。“怕麻烦、缺乏投诉渠道、怕遭到报复是消费者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邓志喜说。

虽然多数人选择沉默,但消费者还是会对风险信息做出强烈反应。根据调查,一旦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消息出现,近半数的消费者会立即停止购买相关产品,并转告亲友。“这个给我们带来启示,一旦诚信上出了一点点差错,消费者会用脚投票,这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邓志喜表示。

□专家解读

食品安全最大危机是信任危机

昨天,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技术创新与食品安全”分论坛上指出,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

孟素荷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食品工业持续近30年的2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了15%的增速,这是近30年来所没有的。“中国食品工业在未来的510年还依然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板块,不过要过一个巨大的坎就是食品安全。”

孟素荷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基数大,因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与显示度高;二是源头污染易于传递到整个产业链;三是落后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剧了食品工业和中国农业结构性的矛盾,如三聚氰胺、瘦肉精、黄曲霉等事件都发生在原料部分;四是风险交流的缺失,老百姓的心理伤害大于真正的生理伤害。

目前行业、社会和政府对食品科学技术的需求非常大,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有不少科学家从幕后走到台前说出真相,却受到辱骂和质疑。

孟素荷表示,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重新铸造信任之路需要科学精神,在破解食品安全全球挑战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从危机应对走向了风险预防,而且从终端检测走向过程控制,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