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日期:2014-01-20
新华社19号发布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中要求,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而在不久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将推动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向“价补分离”转变,组织开展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外界预测,这是官方首次明确提出直补政策将推出,并且很有可能棉花先在新疆、大豆先在东三省和内蒙古试点。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业发展的双刃剑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弊端也随之显现,扰乱了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由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国内不少粮食品种的价格已经显著高于国际市场,这就导致一个怪现象,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进口量却大幅攀升。
一方是终端产品市场价格的激烈竞争,另一方粮食收购成本不断上涨,这就导致中间环节的加工企业日子很难过。以大米加工行业为例,去年全行业陷入低迷。广西贵港市三禾米业公司谭经理介绍:
谭经理:大概(加工)100斤稻谷呢(利润)就是在2块多到3块钱这样子,你看现在的进口大米是一块七一斤,我们现在收购的稻谷都是一块八,比它的米的价钱还高出一毛钱。我们这边的利润大概被压缩了10%这样子。
同样的情况在棉花领域也存在。目前国内棉花收储价格每吨要比国际市场高出5000元人民币左右,这让国内的棉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业内估计,去年免费产业关闭纱锭1000万锭,约10万纺织工人失业。
与此同时,随着收储量不断扩大,这给国家财政和库存保管带来巨大压力。以棉花为例,目前国储库存1000万吨,而全球每年的棉花消耗量也只有2400万吨。纺织纤维咨询机构PCI公司中国市场总监陈九妹对此十分担心:
陈九妹:谁来消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库存开始抛售的话,会引起全球价格的下跌,所以大家就担心棉花库存越走越高,这样对市场的影响就相当大,大家都不知道棉花市场会发生什么,挺危险的,市场肯定是要经过一次比较大的调整。
粮食直补呼之欲出
面对收储困境,业内普遍呼吁实行“直补政策”。也就是说,国家通过核算农民种粮成本、CPI等因素,制定一个最低收购价,企业收粮价格可以随行就市、公平竞争,而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财政将差额部分直接补贴给农民,这样既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也避免了对市场的干扰。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微博)介绍,此次由财政部提出的直补政策,其实在美国已经实施了多年,运行状况良好。
李国祥:核心就是不扭曲市场价格,因为没有扭曲,那么市场的竞争秩序比较好,生产主得到了保护,财政负担时重时轻,整体上比我们现在的这种——不管农产品价格高低,都给补贴,财政负担只增不减——是有优势的。
对直补政策的推开,目前主要的担心是:中国当前的小农分散种植模式,会给种植面积的统计和补贴发放带来难题。李国祥认为,此次外界猜测将首先选择新疆、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作为试点,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区域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水平高,有利于直补政策的开展。
2014年货币政策难放松 全年新增信贷或达9.5万亿
2014-01-20 04:47:03 来源: 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基调难以放松,信贷投放规模在9.5万亿元左右。”近日,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如是表示。
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2014年新增信贷规模将达到9.8万亿元。
日前,央行公布12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示,12月份新增信贷为4825亿元,全年增加8.9万亿元。该数据低于此前业内的普遍预期,尤其是12月份的数据。此前业内对于12月份的新增信贷预测均值为5700亿元。
谢亚轩认为,这反映出央行在控制表内贷款不遗余力的态度。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银行间流动性紧张造成的。
“这意味着信贷正在逐步退出宽松。”朱海斌表示,信贷宽松退出可能将通过两个渠道拖累经济增长。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过去几年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历史经验表明,贷款增长一般要领先于GDP增长两个季度。第二,信贷宽松退出导致银行间同业市场的流动性收紧。2013年下半年,银行间同业市场的拆借利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且波动较大,而且资金成本的上升也影响了债券市场。
朱海斌预计,2014年,银行间同业市场的拆借利率可能将继续上扬,而且季节性波动特征可能将持续。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银行表外融资与全部社会融资规模的占比从31%进一步上升至45%,其中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出现大幅增长1678亿元。委托贷款增量为年内次高的2762亿元,信托贷款增量与近半年平均增量持平,下半年流动性紧张、利率高企并未对这两项表外业务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降至20.3%
谢亚轩表示,从2013年的M2同比增速来看,央行对表外业务控制的力不从心。预期2014年央行将协同其他监管机构,强加对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在此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预计达19.5万亿元。但是,央行依然会在今年信贷投放方面维持审慎态度,增幅难以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