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滚动要闻

滚动要闻

丁家宜嫁入外资豪门三年:业绩亏损如今成弃妇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日期:2014-06-05



2010年底风风光光“嫁入”法国香水巨头科蒂集团“豪门”的丁家宜,如今却被视为累赘抛弃。昨天,有消息称科蒂集团将停止销售丁家宜产品,记者昨天也从丁家宜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市场提前撤柜

据了解,昨天科蒂中国大众化妆品发内部邮件称,科蒂将退出中国市场,转由代理模式销售,但此次转移经销权不包括丁家宜品牌。邮件称,“将停止销售丁家宜”。

据悉,科蒂将通过利丰集团在中国代销其旗下三大品牌:阿迪达斯、芮谜和花花公子,科蒂与利丰的合作将从71日开始。这已不是科蒂第一次放弃在中国的业务,早在2004年,科蒂就曾将旗下的羽西转卖给了欧莱雅,不过丁家宜却没有羽西那么幸运。有消息称,科蒂原本计划将丁家宜转手给利丰集团,但最终未能与利丰集团达成一致,只能选择停止生产和销售丁家宜产品。

记者昨天致电丁家宜客服热线了解此事,工作人员表示,丁家宜在中国市场早就开始撤柜了,目前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在售的产品。她还表示,等彻底退市后,该客服电话也将撤出。

丁家宜成立于1995年。2010年底,科蒂集团与丁家宜宣布双方达成股份收购协议。根据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双方预计交易将于20111月完成。科蒂20126月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其收购丁家宜的总金额为24亿元,款项分三次支付,支付完毕后,科蒂持有丁家宜100%股份。

业绩亏损遭弃

20114月双方于上海举行的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丁家宜被收购后,是否会被雪藏”的问题,双方还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科蒂首席执行长贝恩德·比茨当时表示,科蒂不仅会加强丁家宜的中国传统元素,还计划将丁家宜品牌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丁家宜创始人庄文阳也曾表示,“坚信雪藏不会在丁家宜身上发生,丁家宜的优势不是欧美品牌短期内可以触及的”。然而3年过后,丁家宜彻底退市。

据了解,加入科蒂后,丁家宜的业绩一直表现很差。在并入科蒂仅一年后,庄文阳便离任,坊间传闻庄文阳出走时带走了丁家宜大量骨干团队。

“科蒂大众化妆品中国区业务业绩不如预期理想,同时影响了科蒂集团的总利润,因此,寻求另外一种可以让我们核心品牌在中国持续生存的方式,成为当务之急。”科蒂在内部邮件中这样表示。

科蒂财报显示,在截至今年331日的第三财季,科蒂净亏损2.53亿美元,其中包括3.17亿美元的非现金资产减值开支,原因是其收购的中国化妆品品牌丁家宜未能产生预期的现金流。

双方两败俱伤

丁家宜是又一个被外资收购后淡出市场的本土日化品牌。

“相比于小护士、大宝等淡出市场的品牌来说,丁家宜是被外资并购后遭公开叫停的品牌。”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昨天告诉记者,其实丁家宜被收购后一直处于被抑制的状态,渠道不断萎缩,铺货率越来越低,新产品没有任何动作,又缺乏广告资源支持,“日化市场没有创新是不可思议的,就从这几点来看,科蒂就是要把丁家宜打入冷宫”。

“今天来看,并购双方可谓两败俱伤。”李志起表示,科蒂收购丁家宜的目的是在消灭一个竞争对手的同时掌控丁家宜的渠道,作为丁家宜创始人的庄文阳一开始还是很配合这次收购的,但后来双方分歧严重,庄文阳带领经销商旧部另起炉灶,结果科蒂耗费巨资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资源,而本来在中国市场有一定基础的丁家宜品牌也彻底被消灭了。

“这反映了国际品牌整合国产品牌面临较大的考验。”李志起称:“在中国做生意,经销商更注重看人,而不仅仅是看钱。这桩失败的婚姻也表明当初双方的共识还不够,各怀心事。”

国内运动品牌存货高企

关店潮轮番上演

2014-06-05 10:23:27 来源: 新快报(广州) 有0人参与分享到

2012年以来,受库存影响,国内运动品牌集体遭遇寒冬,为了改革渠道和消化库存,关店潮在各个体育品牌中轮番上演,李宁(02331.HK)、安踏、特步、361度(01361.HK)、匹克、中国动(03818.HK)向六大运动品牌关店数已超3000家,其中匹克和李宁在2012年关店数量就有上千家。继2012年的关店潮之后,国内六大运动品牌于2013年仍未停止关店的步伐。

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的关店潮中,361度关店的数量最多。国内六大运动品牌在2012年和2013年持续大规模关店之后,从目前披露的开店总数来看,安踏的开店数目位居首位。此外,继2012年六大品牌因高库存“受伤”之后,即使经过了2013年一年的消化,6家公司的库存仍未能消化完毕。经统计,2013年,李宁、安踏、匹克、361度、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分别为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

另从各大品牌披露的年报可见,2013年,除了中国动向净利润有所增长之外,其余5家公司的业绩仍未实现增长,其中,361度的业绩更是下滑了近七成。

虽然运动品牌的业绩并不理想,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仔细分析下各家财报可以发现各品牌的2014年订货会订单已经呈现出触底反弹迹象,这也是业界衡量企业表现和行业回暖最重要的数据之一。

数据显示,安踏2014年连续三个季度订货会数据呈现正增长,特步、361度订单跌幅收窄,匹克第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不过,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行业回暖并不意味着行业调整已经结束,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集中程度较低,部分企业的订单量上升并不能掩盖二线、三线品牌依旧苦苦挣扎的现实。

据了解,目前的中国市场有将近30个较为知名的运动品牌在竞争,再加上不知名的品牌,共有上百个运动品牌在争夺市场。

对此,安踏副总裁张涛曾在行业会议上表示,行业集中度提升,少数优秀的企业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是行业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随着行业调整的深入,好的企业会更好,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