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滚动要闻

滚动要闻

河北曹妃甸吸引北京外迁企业 企业所得税北京缴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日期:2014-08-1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推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部分产业外移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各方的利益息息相关:哪些产业应该转?又该如何转?在转接的过程中如何照顾到各方的考量?请听特别策划《问诊京津冀》第一篇:《“博弈中”的产业转移,如何引来金凤凰?》。

天刚刚擦亮,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大红门批发市场就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客户。对于自己的“北京批发故事”,

从事批发生意十几年的刘先生调侃说,这些看上去“眼花缭乱”的批发步骤,自己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干。但一提起未来的规划,老刘就有些迷糊。自从5月份大红门八大主力市场与天津西青区、河北永清签约的事儿一锤定音后,“离开北京,大红门该怎么搞”成了很多商户的疑问。

刘先生:想迁过去但是有些个顾虑,比方说那边的宣传、那边的配套、那边的推广、孩子就学的问题,这个要落到实处。

老刘的顾虑不无道理。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行,资源转移、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已成为大势所趋。摆在眼前的,不是“走或不走”的问题,而是“怎么走?”“怎么才能走得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国平说,这需要各方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寻找共同的利益。

李国平:北京市能转移出去的产业,主要是在在河北还有优势的产业,那才可能谈拢。像北京市区域性的物流,像北京市区域性的批发,我觉得这个对河北来说,还是可以进行承接的。

道理虽然这样说,但在实际的产业对接中,作为转出方的北京对高端产业并不愿意放,而作为承接地的天津、河北对低端的产业也不愿意要,这也是现实。按照北京市的介绍,今后北京市将主要围绕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发展,除此之外的非核心功能都将逐步疏解,其中最需要疏解的是建材、化工、铸造等污染较重的企业,据估计,大概有500多家,这些企业对于河北、天津来说或许可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但从长远发展看,却并非都是承接方的理想选择。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直言,污染的企业,河北不会接受。

周本顺:承接北京的产业,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是不污染环境, 这个底线,我们双方,三方都是坚持的,如果说有污染的传统产业,有些产业如果是通过转型升级,是可以排除污染的。北京的容量有限,我们认为迁出北京到河北这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首钢,他在北京的污染是比较重的,但是他们搬到曹妃甸之后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全新的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