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滚动要闻

滚动要闻

2014财富报告:中国中产阶层占全球三成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4-10-16



瑞士信贷银行1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财富过去一年(2013年中期至2014年中期)中增加8.3%,达到创纪录的263万亿美元,但是贫富差距在加大,1%的人拥有近50%的财富。报告显示,个人财富达到3650美元(约合人民币22360元)即可被列为“较富裕”的一半。而如果想成为财富金字塔尖端的1%,至少需要79.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8万元)。

全球积累多少财富?

263万亿美元,中国占8%

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财富总额过去一年达到创纪录的263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两倍多。

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

北美为全球“最富”地区,过去一年财富增长达到11.4%,总额为9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34.7%;欧洲位居第二,为85.2万亿美元,占32.4%;中国内地位居第四,占8.1%

英国、韩国和丹麦财富增长最快,而乌克兰、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财富缩水最严重。就人均财富而言,瑞士仍然最多,为58.1万美元;随后是澳大利亚、挪威、美国和瑞典。

报告预测,今后5年,全球财富将增加40%,达369万亿美元。

不过,虽然财富总量增加,但是分配差距在加大。

财富都在谁手中?

百万富翁达3480万人

全球个人财富的平均值达5.6万美元,创新纪录,但是个人财富的中值(资产较多的半数人和较少的另一半人的财富分界线)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下降14%。自2008年以来,财富分配两极分化趋势在加深,尤其是在发展中经济体。

报告显示,如果除去债务,现在个人财富达到3650美元(约合人民币22360元)即可被列为“较富裕”的一半。要成为前10%,则需要拥有至少7.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7万)财富;如果想成为财富金字塔尖端的1%,至少需要79.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8万元)。

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财富达到或超过100万美元的个人达3480万人。1%的最富有阶层掌握着全球48.2%的财富;前10%拥有87%的财富;而“较不富裕”的半数人所拥有资产不足1%

中国有多少中产阶层?

3亿人有1万至10万美元

按照报告的定义,财富为1万至10万美元属于中产阶层,全球共有10亿人。

报告说,中国内地个人平均净资产2000年以来迅速增加,从5670美元达到2014年的大约2.13万美元;个人资产中值为7033美元。2010年以来增加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升值。

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第三,比第二位的日本少8%,比第四位的法国高44%。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家庭资产以金融资产比例较高,占49%,原因是储蓄率高。

报告说,中国居民个人实物资产为1.09万美元,包括私有房和农村土地等资产。个人平均负债为1600美元,占总资产的6%。虽然负债比例相对较低,近年来却快速增长。报告统计,中国资产为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层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据新华社

北京:企事业单位拒绝统计调查最高拟罚20

2014-10-16 02:12:02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北京市统计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在北京市法制办官网公开征民意,企事业单位拒绝或阻碍统计调查,最高拟处罚20万元。

以统计机构数据为准

送审稿规范了涉及数据统计的各个环节对象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要求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制订统计资料公布计划,明确统计资料公布的时间、内容、方式、频率等内容,并按照计划向社会公布统计资料。公布机关应当对公布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针对此前出现的统计数据“打架”的现象,以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此外,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公开使用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应当与公布的统计资料保持一致,并注明资料来源。

建立数据解读机制

要求市人民政府建立并完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平台,归集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统计数据,实现统计信息共享。按照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利用统计调查结果,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监测评价,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对此,北京市法制办表示,上述要求旨在建立数据解读机制,要求公布统计数据说明数据来源、调查范围、指标概念、调查时间等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此外,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有效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供政府统计部门所需的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信息数据。

虚假统计资料将公示

送审稿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单位,拒绝接受依法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统计资料,拒绝或阻碍统计检查,以及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和物质利益,市和区县政府统计机构可以将其违法行为向社会公示,同时将统计调查对象的违法行为记入不良信用信息。

而对于接受统计调查的单位拒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统计检查等行为,规定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