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1-13
2015年作为“十二五”最后一年,经济总量、新增城镇就业、居民收入、服务业比重、单位GDP(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方面,均超额完成了目标。
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要出炉了。
“预计全年增速7%左右,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分析2015年全年宏观数据时说。
他认为,2015年全年中国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在是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得了大的进展的前提下。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变,新一年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此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围绕需求结构变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他也指出,目前确实存在一些改革措施没有真正落地的问题,包括改革方案操作性不够强等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两年来,国家出台的改革措施比较多,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天都有新的文件发布。“我们也希望地方要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打通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李朴民说。
2015年经济增长7%左右结构性改革取得进展
李朴民指出,2015年全年主要预期目标可以较好实现。这一年有不少新的特点、亮点。比如,经济增速全年增速7%左右,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就业形势稳定,预计全年新增1300万人左右。物价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持续快于经济增速。
此外,在创新驱动、结构性改革方面也取得进展。其中一批创新活跃的高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结构调整方面,11大类工程包持续发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完善住房、汽车、信息、旅游等消费政策,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58.4%。
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新兴产品快速增长,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50%。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对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经济社会发展24项主要指标基本都能完成,特别是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将超额完成。”李朴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房产税等改革措施进展不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15年作为“十二五”最后一年,经济总量、新增城镇就业、居民收入、服务业比重、单位GDP(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方面,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不过,在研发投入等方面,实际数字距离目标仍有一些差距。
另外,一些改革措施进展不大。以财税改革为例,“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同时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这些领域都进展缓慢。
原财政部财政科学所所长贾康近期指出,因为房地产库存要消化的原因,“十三五”期间房地产税改革将继续延迟。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方面动作比较大。但是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环境税的改革这些都没有动,执行落地动力不足。
“即便顶层设计很好,但是落到下面执行的动力不足,出现改革疲劳的状况。毕竟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央地方都存在多重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他说。
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
2016年经济要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仍需要加快相应的改革落地的步伐。
李朴民指出,2016年经济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但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
“目前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相继出台,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李朴民说。但确实存在一些改革措施没有真正落地的问题。
一方面,有改革方案本身的因素,例如,有的改革方案操作性还不够强,结合地方具体实际还不够,措施也不够具体。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的办法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解决改革落地的问题,需要从每项改革本身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
“也就是说,一个总体方案能够讲清楚的就不要层层的制定落实方案,做到每一项举措都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地方和基层理解和落。”李朴民说。
1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指出,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特别是要把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改革方案需“接地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从2014年以来各项改革措施大多已经公布。虽然有些改革方案尽管公布,但是社会反馈不是很热烈,还有一些改革进展缓慢。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很快,但是农村宅基地、城乡建设用地、农村征地等方面改革进展慢。农村建设用地可以城市建设用地同价,但是政府和集体如何分配收益,这方面没有明确,这导致地方改革不敢推大的措施,因为也怕担责任。“下一步应该找到问题症结,一步步按总体方案推。”他说。
而很多改革措施,如户籍制度改革遇冷,以及个税、房地产税改革迟迟没动静,与改革方案欠“接地气”也有关系。“下一步改革需要发挥好社会基层力量。”胡怡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