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印度食品通胀创纪录 助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1-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洋葱危机”已威胁到印度国大党的执政地位。

洋葱是印度百姓日常食用的最便宜、最基本的蔬菜之一,但近来洋葱价格疯涨,目前洋葱的市价高达每公斤75卢比,约合12.5元人民币,是正常时期价格的5倍多。

高涨的洋葱价格引发群众抗议,印度主要城市都有群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不作为,反对党也在这个问题上频频向辛格政府发难。

印度此前已发生过多次“洋葱危机”。使洋葱演变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蔬菜”,成为印度国内非常敏感的政治议题。1980年,英迪拉・甘地就利用了当时洋葱价格的波动,一举扳倒了执政的人民党;1998年,人民党又因没控制好洋葱价格在地方选举中受挫。如今,以国大党为首的执政联盟也碰上了同样的棘手问题。

为了维护政局稳定,印度政府紧急取消洋葱进口税,平抑售价,以缓解社会情绪。1月11日,印度总理辛格更召集内阁会议,商讨遏制食品价格上涨,但却未能达成有效措施。

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通胀担忧。国际社会担心,本周五即将公布的上月印度整体通胀数据,将再一次激化民众情绪。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印度经济进行考察后,强调印度应在抑制食品价格通胀上进行结构性改革,并通过升息缓解严峻的通胀问题。

不过,渣打银行印度地区研究总监Samiran Chakraborty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1年下半年印度食品价格将呈现下降态势。

印度食品价格创纪录

印度市场上洋葱、黑胡椒、豆蔻和姜黄等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1月10日,印度城市海德拉巴的市民举行集会,抗议当前食品和基本日用品价格不断上涨。

致使民怨又一次沸腾的导火索,来自1月6日印度政府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在截至去年12月25日的一周内,印度食品价格指数折合成的年增长率达到18.32%,是一年多来该指数涨幅的最高水平。

根据该指数的历史数据,去年12月前三周分别为9.46%,12.13%和14.44%。一个月内,印度食品价格的增幅翻番。

目前,印度市场上洋葱、黑胡椒、豆蔻和姜黄等价格均创历史新高,西红柿、土豆等价格也在飞涨。

虽然印度政府紧急取消洋葱进口税,但邻国并不买账。巴基斯坦商务部1月7日表示,为控制国内物价飞涨,短期内禁止通过陆路向印度出口洋葱。

从表面上看,天灾是造成印度食品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2009年6-9月,印度突遭几十年来最严重干旱,当年印度国内64%的土地降雨匮乏;2010年,印度又遭遇大暴雨。连续两年的恶劣气候致使印度农作物大规模减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娄春豪就对记者说:“印度农业相对落后,仍然靠天吃饭。前两年恶劣的气候造成的粮食减产是印度食品供需出现严重缺口的主要原因。”

农业基础薄弱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印度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高于中国的1.21亿公顷。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显示,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均低于中国。2009年,印度小麦的总产量约0.81亿吨,中国约1.15亿吨;印度水稻产量为1.34亿吨,中国为1.97亿吨。以比中国多的耕地,却出产了比中国低的粮食产量,可见其粮食单产不高。

辛格政府2009年上台以来,开始控制食品价格及国内通货膨胀,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

陈晨指出,目前印度黑市囤货现象严重,投机者以市场供货短缺为契机,大肆囤货居奇,加剧了供需紧张。政府层面的调控不力,导致已经连年看涨的食品价格涨势更加迅猛。

而严重的走私活动也进一步助推了国内食品价格。印度北部农作物主产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