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欧洲首富开贫民超市 阿尔迪令沃尔玛败走德国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3-22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

世界第一零售企业沃尔玛败走德国,最主要的原因是遇到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阿尔迪。可如果拿阿尔迪与沃尔玛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沃尔玛经营5万多种商品,而阿尔迪店内却只有700种商品;当沃尔玛在铺天盖地打广告时,阿尔迪只在每个店铺门口放个广告牌而已;走进沃尔玛,会看到商品琳琅满目、摆放诱人,但是在阿尔迪,只是商品包装拆开了而已,没有更多店员整理货架……

据调查,89%的德国居民在阿尔迪超市购物,平均每2.5万人口就配有一个阿尔迪超市;德国的食品消费支出中,平均每4欧元就有1欧元进了阿尔迪的钱袋。

阿尔迪超市(Aldi-Market)仅在德国就有4000多家,世界其他各国有6000多家分店,并以每周至少新开一家分店的速度在迅速扩张。每年,阿尔迪销售额达300多亿欧元,它的拥有者――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俩的税前收入达15亿欧元之巨。

《福布斯》曾评价说,如果兄弟俩不是均已年过8旬,再过些年就会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但这对富可敌国的兄弟俩,生活非常简朴,既无宫殿也没豪宅,从不在社会名流聚会的场合露面,这令他们传奇般的发迹史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节俭成癖,隐居成谜

上世纪20年代初,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卡尔和特奥,出生在德国北威州鲁尔区艾森市的一个矿工家庭。他们自幼家境贫寒,在鲁尔煤矿当工人的父亲早年因肺病失去了工作。为了维持家中生计,1913年,母亲开了一间只有35平方米的小食品店。生活的窘迫使得兄弟俩十几岁便结束了学业,早早走上谋生的道路。

不久,母亲辞世,于是他们接管了母亲留下的那间小食品店。简陋的店面没有修缮,只是出售黄油和一些食品,勉强维持经营。为吸引顾客,他们把黄油以当时市场最低价出售。每天打烊后,再把没卖完的黄油重新一桶桶地搬回地下室,因为兄弟俩舍不得花钱买冷藏柜。

生活上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更是节俭成癖,尤其是弟弟特奥。

1971年11月29日,在回家路上,特奥被公司律师奥伦堡及其同伙克伦绑架。据克伦事后说,尽管奥伦堡向他形容过特奥的节俭,但当他抓住这个身穿皱巴巴化纤西服、其貌不扬的小老头时,还是不大相信这就是身价上亿的大富翁,要求特奥拿出身份证来确认。在付出了创纪录的700万马克赎金后,特奥恢复了自由。

被释放后,特奥说:“我很健康,但我也很累,整个过程让我失去了很多东西。”――这是人们最后一次听到阿尔布莱希特家族在公开场合发表评论。

现在的特奥住在布莱德市的一幢别墅里。据说,每走进一间房间特奥会先把所有的灯都关上,看看光线如何,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开灯。他拥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那里还立着10个储油罐,储存了100万升石油,以防油价上升。阿尔迪公司还留着印有德国4位数邮编的老信封,只要没用完,特奥就不会浪费,每次都划掉旧邮编,然后在下面整齐地写上现在使用的5位数邮编。更有趣的是,据说当年绑架案过后,特奥要求将赎金作为亏损额以获得相当数目的政府免税……

由于兄弟俩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接受任何采访,过着近乎隐居般的生活,即使在网络媒体高速发达的今天,也看不到有关这兄弟俩的只言片语。无论家族生意如何成功,除了当年绑架案时特奥在媒体上露脸的那张相片,深居简出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的私生活仍是德国最大的谜团之一。阿尔迪集团的前总经理也只是粗略地向公众描述他的两位老板:“为人传统、有礼、随和,乐于助人”。只是从赎金的数量上,人们才知道兄弟俩靠廉价店赚了多少银子。

在美国《福布斯》富豪榜上,兄弟俩2002年至2004年,连续3年在世界巨富排名中蝉联第三,位列欧洲首富。至今,这对兄弟知名度都不高,即使在家乡德国,人们也只知道大名鼎鼎的廉价连锁超市“阿尔迪”,却不知道阿尔迪的老板姓甚名谁。

让沃尔玛败走德国

  比起阿尔布莱希特兄弟,阿尔迪却无人不知,因为它的价廉。

原阿尔迪集团负责人布兰德斯出了一本书――《阿尔迪成就的11个秘密》。他总结道,其实所有的秘密加在一起,就一个词:“简单”。但阿尔迪的经营模式绝非简单二字可以概括的。

阿尔迪连锁超市单一商品年均销售额达到3000万欧元,与之相比,沃尔玛只有150万欧元,仅为阿尔迪的1/20。阿尔迪是低价的同义词,但绝不意味着劣质,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