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继续上行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5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升降不一,价格变动最为敏感的初级产品价格先扬后抑,全月价格总体水平继上月上升后,继续走高。如以价格变动最为敏感的初级产品为例,据美国商品研究所编制的、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CRB指数震荡上升,如按美元计算,继4月上涨6.46%后,5月份平均较上月继续上升2.03%。同期,按英镑计算的路透社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4月份上升3%后,5月份上涨了2.33%。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走势特点是金属、天然橡胶及化工类工业品价格持续大幅走高。

除食糖、纺织类商品外,主要商品价格普见上升,特别是有色金属类、铁矿石商品价格升幅为大,全月平均分别较上月上升19.3%和11.6%(按美元计算),黑色金属也有6%的升幅,农产品原料类商品价格上升1.4%。如分别就各主要商品而言,则以铜、锌、镍、天然橡胶等价格上涨为烈,5月份平均较上月涨逾15%,油菜籽、冷轧薄板、铝、黄金等涨幅超过8%,菜籽油、小麦、焦炭、豆油以及白银等涨逾4%,大豆、蓖麻油、茶叶、玉米、天然橡胶其次,涨幅接近3%,大米、原油、汽油、葵花籽油、纸浆、豆粕、柴油、热镀锌薄板等商品价格也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锑价稳定。

除初级产品外,5月一些主要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化工产品价格继续出现一定的上升。

国际市场许多商品价格有所回升或续见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是市场投机及垄断等因素导致价格持续上升。近几年资本市场资金宽容,在美元贬值趋势下,大量资本投向商品市场。近期,国际投机资金借一些铜生产国发生铜矿工人罢工事件、设备检修阶段供应减少时期,大举进入金属期货市场,由于资本需求的加入,使原本已经非常紧张的供需形势继续加剧,推高国际期货价格,带动了现货价格的上涨。铜、锌等有色金属连续两个月两位数上涨就是例证。同时,去年初铁矿石价格猛涨71.5%之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巨头继续要求提升价格。

其次,市场需求增长。《油世界》称,生物燃料产量不断增加至少可将2006/07年度美国豆油消费提高60万吨。同时,由于欧洲、加拿大、美国和乌克兰生物柴油生产加快,菜油需求急剧提高,世界范围内对菜油的需求强劲,推动油菜籽的需求增加。本年度迄今为止世界菜油消费量继续显著增长,预计2005/06年度总量可达1700万吨。

最后,一些产品的产量预计将有减少或市场供应呈紧。由于去年的灾害及当前的持续降雨,泰国天胶产量相对往年少,根本满足不了目前强劲的需求,同时泰国的局势便一直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导致橡胶产量下降。泰国近期出现了供应几近中断的严重情况,造成全球各大轮胎集团抢购的现象,同时全球轮胎消费量仍维持刚性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铝产量同比增长6.3%至803万吨,需求同比攀升5.5%,达811万吨,铝市供应缺口为8.6万吨,一季度全球铝库存较2005年第四季度下降了4.7万吨。

5月份,也有一些商品价格仍出现下跌或转跌。如与4月比较,糖类价格降幅在4%左右,纺织品及饮料类价格降幅接近1%。就具体商品而言,咖啡价格下跌为最,降幅在8%,其次是原糖、木材、棕榈油、羊毛、可可,下降超过3%。棉花、铅、锡、花生油等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落。这些商品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产量或供应量预计将有增长。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甜菜种植面积意向报告中称,今年其甜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37.2万英亩,比去年增加了6%,菜糖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产糖能力得到提高。据世界棉花咨询委员会供需预测统计表显示,2006/0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约为2497万吨,较2005/06年度增加20.7万吨。

文/朱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