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世界贸易发展凸现四大特征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近日,WTO提前公布了将于今年七八月份发表的《2005世界贸易统计报告》的部分内容。该报告分析了2005年的世界贸易状况,并对2006年的世界贸易趋势进行了预测。涉及世界贸易发展的最新动向,报告认为主要有四大特征。
      贸易增长回复正常
     
2004年世界贸易经过了超常增长,贸易额增长21%,贸易量增长9%;2005年增速回落,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初步估计,按现价美元计算,2005年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13%,首次超过10万亿大关,贸易量增长6%。WTO预计2006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其中,OECD贸易增长在5.5%~6%之间,要好于2005年。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
     
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进口明显要快于出口,并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美国进口快于出口4个百分点,欧盟快1个百分点,日本快7个百分点。美国和欧盟分别有8290亿美元和132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既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矿产原材料,又需要把加工制成品输送到最终市场,进口和出口都很旺盛。2005年,中国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增长28%和18%,东盟10国分别为14%和16%,印度分别为19%和35%。
      部分发展中国家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在市场强劲需求带动下,出口获得长足发展,这表明经济全球化也开始给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好处。2005年中东货物出口额增长36%,非洲增长29%,独联体国家增长29%,中、南美洲(包括加勒比地区)增长25%。
      2005年发展中国家整体出口增长22%,超过进口5个百分点,顺差419亿美元。全球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成为当前世界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动力。
      资源国地位得以提升
     
2005年国际油价上涨35%,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上涨近1/4,引发了世界贸易格局的调整。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受益于价格上涨,出口额猛增,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在世界前30大出口国/地区(不计算欧盟内部贸易)中,俄罗斯上移2位,沙特阿拉伯上移1位,阿联酋上移2位,伊朗上移1位,委内瑞拉上移2位;科威特和尼日利亚分别上移6位和4位,在2005年跻身于前30大出口国/地区行列。这些国家出口石油矿产资源获得大量收益,又反过来促进了其进口增长。2005年,俄罗斯贸易顺差1202亿美元,进口增长28%;沙特阿拉伯顺差1227亿美元,进口增长26%;巴西顺差407亿美元,进口增长17%;阿联酋顺差355亿美元,进口增长25%;伊朗顺差168亿美元,进口增长18%;挪威顺差484亿美元,进口增长13%。
      各行业差异性扩大
     
2005年,农产品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下降到不足9%,创历史新低。食品、农业原材料价格稍有上涨,涨幅2%~3%,大大低于上一年。
      2005年,全球纺织服装贸易增长低于贸易平均增速,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贸易有所回升,钢铁制品和化工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国际制成品价格总体涨幅不大,在2%~3%之间,但品种之间差别明显,钢铁价格上涨较大。
      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额2.4万亿美元,增长11%,占世界贸易的19.3%。运输、旅游和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增长较快,增速在10%~12%之间。欧洲地区增长较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