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趋同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时磊报道 自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8%,超过高收入经济体年均2.0%的增长率。尽管强劲增长主要是受东南亚地区迅速增长的驱动,但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2004年以来,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增长速度也高达4.8%,超过了4.1%的全球增长水平。

         《世界发展指标》每年公布一次,数据来自于包括20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00项指标的基础数据库,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发展统计数据资料。

非洲经济增长加快

         《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表明,自2000年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正在强劲复苏。2004年,该地区48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的增长率超过5%。近来石油出口飙升和石油价格上扬加快了安哥拉、乍得、尼日利亚和苏丹等产油国的增长速度。而15个非产油国自1995年以来的平均增长率也达到5.3%,显示出它们具备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
深受冲突和政治动荡困扰的非洲国家如科特迪瓦和厄立特里亚,以及被排除在商品经济热潮之外的尼日尔和中非共和国等国家只取得了不到2%的增长率。但是相对于过去20年的持续下降,这仍然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在过去4年里,非洲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高收入经济体的增长率,在过去10年里有6年超过了拉丁美洲的增长率。

         投资环境调查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行商业活动的成本和风险依然很高,导致投资减少,就业率降低,收入下降,增长和竞争力减弱,贫困现象加剧。整体而言,在非洲进行商业活动的成本要比在其他发展中地区高大约20%到40%。

拉丁美洲发展不均衡

         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墨西哥占据本地区GDP的33%。该国每年总体增长3.6%,是该地区三大经济体当中增幅最快的国家。巴西是该地区第二大经济体,每年增长2%,而阿根廷在过去10年里年增长率仅为..1%。拉丁美洲的总体增长呈现不均衡态势,阿根廷在1999至2002年期间出现较大滑坡,委内瑞拉在1999、2002、2003年也出现经济下滑情况。

         最近的趋势比较积极,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反弹:阿根廷在2003和2004年的经济增长大约为每年9%。2004年,巴西增长了大约5%,墨西哥的增长也超过4%。委内瑞拉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2004年的增长率达到18%。

贸易是东亚经济发动机

         数据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保持8%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事实证明贸易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为本地区GDP贡献了81个百分点,远超出55个百分点的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贸易的快速扩展不但推动其经济持续增长,也帮助其地区贸易伙伴更快地融入到全球制造链当中去。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的商品及服务出口增长了10%~28%,推动这些国家2004年经济增长超过了6%。与之相比,贸易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作用小得多,仅占总产量的52%。2000年以来,拉丁美洲国家出口的年增长率仅为4.5%,不到东亚出口增长幅度的1/3,也不到南亚、欧洲和中亚地区出口增幅的一半。

         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小组项目经理埃里克・斯万森指出:“贸易扩大、增加新的外国直接投资、电信业的迅猛发展都表明,发展中国家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其未来的增长前景值得期待。”

         文/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