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3-22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
应日本零售商协会邀请,中国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商联”)刘建沪副会长一行11人于2012年3月5日-10日对日本进行了考察访问。
在日期间,代表团拜会了日本零售商协会会长土方清先生,与日本零售商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社负责人举行了工作会谈;参加了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以下简称野村综研)为纪念中国商业联合会、野村综合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举办的中日流通服务业交流研讨会;参加并考察了日本规模最大的流通综合展会“日本流通博览会”;实地调研考察了当今日本流通业最具成长代表性的环保型购物中心、日本铁道行业进入零售业的专卖高端企业、小型食品超市和社区便利店铺。
(一)通过拜会日本零售商协会土方清会长及与日本零售商协会座谈,巩固和维护了中商联既有的国际资源,进一步加深了我会与日本零售商协会的相互理解,强化了两国流通业界组织的友好交往和合作关系。增强了我国零售行业组织在同业业界之间的影响力,进一步树立了中商联作为中国零售行业代表的国际形象。会谈中,刘副会长诚恳地邀请土方清会长率日本代表团出席第七届零售商大会,并承诺配备同时传译,土方清会长欣然同意将亲自率团出席5月份昆山的零售商大会。
(二)与日本流通博览会主办方日本经济新闻社就今后采取合适的方式在中国共同合作举办中国零售商大会及展会进行了磋商,同时宣传了中商联的品牌项目—中国零售商大会,邀请日本经济新闻社来华参加中国零售商大会,并就日本经济新闻社将于今年5月份在昆山展会上设展位,与中商联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在华联合组织大型展会形成共识。建议相关部门及北奥公司事先调研与外资主办方合作主办展会的相关政策,深入探讨合作的机制和方式,做好合作洽谈前的务实准备工作。
(三)迄今为止日本流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1届。虽然主办单位为日本经济新闻社,但是日本所有与流通零售相关的协会、团体都参与了该展会,都是该展会的协办单位,所有与流通、零售店铺、零售科技等相关的展会都同一时间在同一展览中心举办,即打造了行业展会的航母、提升了展会在全行业的绝对地位、权威性和影响力、发挥了规模效应;又促进了流通行业届的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和谐发展;同时避免了同质、相近协会之间的无序竞争;同质、相似展会的无序举办所造成的资源、成本浪费等。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日本是以展带会,该博览会4天展期中共有大小60多场研讨会、论坛,但收费论坛只有8个。如免费高端论坛“第一届节能挑战战略会议--再生能源与未来商业”,讲演者全部来自中央政府部长和地方政府省长、市长,分两天举行,报名参会人员达万人以上,但由于受论坛场地限制,每场只接纳1000人听会,两天论坛共计4000人参会。
(四)通过对大丸东京店铺(百货业)、永旺湖滨城大型环保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涵盖大型综合百货、专卖店等)、车站型购物中心、伊藤洋华堂小型食品超市、ZARA等快速时装店铺等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体会到了日本流通行业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在应对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体验到了日本零售业的极度发达和成熟,体验到了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周到、细致的服务意识和不断的创新精神。相比之下,我国流通企业对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和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研究得很不够。同时,日本流通业、零售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人性化服务理念、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五)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日本流通业与欧美流通市场不同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强大的批发业。批发企业不但为零售企业提供优质商品来源、快捷的物流服务,还提供金融、担保、资金支持。这也是许多跨国零售巨头在日本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上个世纪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零售企业除沃尔玛还在惨淡经营外,其他诸如家乐福、麦德龙等企业已经黯然退出日本市场。这并不是日本政府对外国零售企业有什么限制和歧视,而是跨国零售商在日本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日本的多样化消费、精细化服务环境变化和商业构造习惯,无法在和日本本土零售企业的竞争中取得成功。我国流通体制在打破了原有三级批发体系后就始终没有建立起新的模式,这也是引起目前零、供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值得认真思考和解决。
(六)诚信经营,契约至上。此次考察团组在考察日本购物中心的盈利管理模式时发现,购物中心对入住店铺的营销管理基本上是从店铺的营业额中扣除相应的百分比,且收银员均是店铺自己的职员。对于中方提出的是否存在入住店铺不实上报营业额现象时,日方购物中心总经理感到很诧异,斩钉截铁地指出,诚信经营是日本的商业文化。店铺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作弊作假,失去商业信誉。一家企业一旦失去信誉,就再也没有重塑形象,没有重新经营的机会了。商业经营环境的洁净和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使违法违规的成本、代价太高,约束企业自觉诚信合规经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商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