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国际部 发布日期:2013-11-05
9月25日下午,“国际零售协会高级管理人员论坛”2013年年中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法国、比利时、德国、瑞典、巴西、哥伦比亚、土耳其等国家的近20家商协会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等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美国零售联合会介绍其近期工作概况,包括今年4月份发起的“这就是零售:事业、社会、创新”运动、为会员服务、政府关系、提高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代表行业就降低信用卡刷卡手续费、解决政府赤字和债务上限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
会上重点研讨了三个问题:
第一,各国(地区)为零售业提供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状况。这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完善系统的零售业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发展成熟,世界上几乎不存在专门的零售业高等院校,有关学科和课程往往被纳入综合类大学的商学院教学框架内,造成专业复合型高端人材匮乏。发展中国家的财力有限,政府投入不足,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行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难以培养出受过专业教育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等。总体而言,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零售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仍缺乏长期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创新性,需要各国(地区)的商协会组织共同努力,提高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以持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零售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努力。主要包括:零售商们在制订各自的发展战略时更加强调“做精、做强”,而不再简单追求“做大”。当前,发达国家的零售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主营业态,即使是开发电子商务,也是与自身的实体店经营相结合,很少独立运营专门的购物网站,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实体店和物流配送资源。同时,跨国零售企业在实施全球采购、统一配送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门店所在地的供应商的合作,以降低物流成本并贴近当地顾客的需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节能环保的观念都已深入人心,零售商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也更乐于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实现“绿色消费”而努力。
第三,生产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的安全生产条件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来自于今年4月发生在孟加拉国的、共造成1127人丧生制衣厂大楼坍塌事故和近年来西方媒体因安全生产事故而对零售商的不断指责。与会者们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向欠发达国家(地区)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地也必然集中在相对发达的经济体。零售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指责的对象。作为商品的采购者和最终销售者,零售商有义务在确定供货商时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会议呼吁各国(地区)的商协会组织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有关问题,保护零售商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