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

上海市出台12项措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11-29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上海28日出台12项措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在28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蒋红介绍了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提出,上海教育经过3到5年的努力,要基本建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教育各环节互为联动、大中小幼各学段纵向衔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实现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显著提高、创新潜质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中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新需求,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坚持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既要发挥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功能,又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坚持统筹规划和积极探索,把创新人才培养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同学校的创新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协调,逐步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实效。

  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从2007年起将推进12项重点工作:

  1、开设“创新思维与技能”选修课。在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分别开设各具特点的《创新思维与技能》课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形象性、逆向性、多维性、综合性的思维,进行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的训练。

  2、举办全市性的青少年创新峰会。每年组织一次由各类创新活动中的优胜学生参加的峰会,重在创新者之间交流创新的体验、探讨创新的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同时也向全市学生倡导创新精神,树立创新者的成功示范。

  3、建立创新教学联合体。成立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市区联动)创新教学联合体。建立由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创新研究体系,整体设计创新教学的课程和教学方案。鼓励学校跨区域的教学经验与案例的交流和累积。

  4、建设高中与大学教育相衔接的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鼓励高校与有条件的高中共建课程、共享课程及有关实验实施,共同制定小本课程建设标准及评价标准,高校帮助高中教师开展专业研究。

  5、建立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协会。上海市大学生科协可以作为上海市科协的二级学会,下设若干专业组。协会活动的宗旨是借助市科协的平台,争取全市各路科技精英参与指导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协调各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开展全市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6、设立政府大学生创新基金。每年提供100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基金,每年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项目。学校给与不少于1:1的资金配套,并安排教师加以指导。对创新成功项目或获得专利,学校给予师生另行奖励,并在优秀学生及奖学金评选中予以优先。

  7、拓展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功能。扩大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范围,重点扩大中小高科技民营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将联合培养研究生范围从工程技术领域扩大到应用型社会科学领域,使研究生在读期间就能直接参与重大创新项目。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予以资助。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对企业担任研究生导师的专家进行资质认定,并对联合培养研究生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进行规范。

  8、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以整合资源与带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为重点,以集团构架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完善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针对性。职业教育财政资金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倾斜。出台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入集团,向集团投资。

  9、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探索引入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借鉴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企业的规范标准,建立体现学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质量标准,以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10、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督导评估。以学校发展型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突出对学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能力评估,加强对学校创新素质培养环境建设的引领,重视以全体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特征的学业成绩、态度、能力评价。

  11、实施以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教育能力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程。在基础教育中,开展面向全体现职教师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准的教师创新教育培训,夯实基础,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并组织力量开发以实验活动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培训课程。

  12、建立高校毕业生创新咨询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的组织优势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