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饭店现代化杂志社 发布日期:2012-12-21
受到需求和投资的双重推动,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在近年来一直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为了共同发掘市场中存在的机遇、探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走势、寻找解决我国饭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并促进酒店管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由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饭店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酒店人力资源发展与教育研讨会”于1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工大建国饭店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旅游局、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政府机构、社团组织以及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饭店集团、单体酒店高层、地产开发商、旅游院校等近200位嘉宾,共同探讨行业热点、人才教育等焦点话题,畅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蒋齐康首先致开幕辞,他对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此次论坛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指出了该论坛的举办对我国饭店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烈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饭店产业在促进内需、增加就业、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举办本次论坛就是要通过搭建一个业界、学界、政府间沟通的平台,共谋产业发展大计,共商人才永续发展对策。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画卷,为中国饭店业建设“美丽饭店”指明了方向。随后,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名誉社长王大平对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意义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饭店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许京生发表讲话,缅怀了已故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前副会长、北京派雷斯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张志军先生。
论坛第二板块是“中国饭店产业校企合作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以增加学界和业界相互接触、促进产业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双向传递、推动我国饭店产业和饭店教育事业协同发展为目的,得到了相关政府机构、众多酒店集团和高等院校的支持。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许京生在成立仪式上表示,目前,我国饭店产业正由数量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转变,必须确立人才培养在产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产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人才供需脱节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校企之间合作不够充分深入。
论坛的第三板块是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其中,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英格索兰安防技术部门和民用解决方案亚太区总裁余锋、去哪儿网酒店事业部高级总监王京分别就“酒店产业需要更多的创业与创新人才”、“酒店安防审计——把握酒店安防脉搏”和“互联网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关于酒店营销策略”三个主题发表了演讲。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海天酒店管理集团董事长、中国名酒店组织秘书长奚晏平,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郑向敏,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院长、教授王文君,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彭青,北京国贸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张李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饭店系副教授张超等嘉宾,针对“高等教育与酒店人力资源需求的对接”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绿地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张经邦,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华天实业控股集团董事长、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纪明,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金容周,中国华力集团副总裁、时尚之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陈孟超,金陵酒店管理公司副总裁柏宇等嘉宾,以“2013:酒店集团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展开了对话;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祥龙,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酒店服务部副董事王冰,今典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项卫,美达麦斯国际建筑总裁张工,燊榕资本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伟等嘉宾,就“酒店投资的风险控制”展开了研讨。
与会代表倾听并学习业界精英与高校教授的真知灼见并积极参与互动,充分展现了饭店业界、学界和政府就饭店业发展趋势、人力资源发展等问题开展的深入交流。论坛最后还举行了“2012中国饭店业杰出奖”的颁奖仪式。
12月15日,召开了“酒店人力资源发展与教育研讨会”。会议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饭店管理系主任秦宇教授主持。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段建国致开幕辞,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是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目录调整、饭店管理专业教育步入关键的发展阶段。他鼓励创新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合作,最后祝愿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鸣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他首先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向前来参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2011年新增酒店管理专业,一直以来在酒店管理建设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希望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能为各界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结合自己在饭店管理教育方面的成长经验,从教学、科研、与产业界交流等方面,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相关经验。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副司长余昌国结合多年来自己的管理经验与思考,从酒店意识、酒店思维和酒店能力三个维度,从酒店实习、学生求职等多个方面,对饭店管理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独特,获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可。
研讨会针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企业界代表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李永太建议高校把有些课程延伸到企业去,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对接。首旅建国酒店管理公司培训和发展总监吴雷认为,首旅建国用人的条件有三个:胜任力;激情。接下来是高校代表发言,其中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指出,要把旅游人力资源的价值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目前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投入少,因此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郑向敏教授以该学院中实习酒店的做法为例,介绍了如何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创新。天津商业大学TUC-FIU合作学院院长王文君教授强调了该学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6种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搜集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郑耀星教授介绍了该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立足于本土化发展的建设情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谷慧敏教授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是半工商管理、半公共管理学科的性质,而酒店管理专业则带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并针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指出建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彭青教授提出,当前饭店管理专业教育面对的问题在国外相关专业建设过程中也曾遇到,酒店人才的培养要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院长陈秋教授提出,该学院的60位教师,除了教学与科研之外,还承担了学校很多服务项目。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肖曲以宾州州立大学停办硕士学位为例,提出院校资源十分有限,应当有所专长。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酒店管理学院应当有自己的酒店实验室。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付钢业认为,今天的酒店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希望无论是酒店教育者还是酒店从业人员都要有酒店的感觉。
研讨会最后是与会嘉宾自由发言与讨论阶段,福建师范大学酒店管理系主任游上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酒店系主任胡传东副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时永春教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院长张青教授、四川外国语学院国际酒店管理系主任尹新哲副教授等嘉宾,都结合自身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和实践,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谈论。
“2012中国饭店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酒店人力资源发展与教育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强化了学界、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接触与沟通,促进了产业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双向传递,同时在饭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建设方面,搭建了饭店企业与高校之间互动的平台,为推动我国饭店产业与高校饭店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