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会展会议

会展会议

海外办展专家谈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日前,国际商报举办了“海外办展新思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如何到海外办展进行了“会诊”,对业界颇有启发,本站特予转载。

参会嘉宾:

薛婷婷 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郭 牧 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新生 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贵清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展览中心主任

郑向军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小越 中国电子国际展览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慧军 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秘书长

李志国 中外运集团展品运输部总经理

姜喜成 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综合业务部主任

主持人:

鲁 诚 《国际商报》国际会展周刊主编

海外办展遭遇瓶颈!

这是在2月27日由国际商报在北京举办的“海外办展新思路”研讨会上发出的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为了突破瓶颈,为了探讨当前出国办展中存在的问题,开阔出国办展的新思路,在该研讨会上,与会的学界、企业界人士都争相发言,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海外办展遭遇瓶颈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初露峥嵘,展览会应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加海外的展览会或者我们自己到海外办展览会也应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从国内会展业的形势看,这几年是红红火火的。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一次会议上也明确指出,中国会展业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但在出国参展、办展方面,形势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相称的。那么在这方面究竟情况如何?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呢?

薛婷婷:中国出展业目前还处于出国参展的阶段,而不是出国办展的阶段。这可以说是代表我本人也可以代表中国展览业理论界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做的海外展90%多都是给别人做代理,现在每家展览公司都能列出很长很长的出展计划表,但这都是由海外公司举办的,我们只是给别人做代理。

  郭牧:出国展览市场目前还很不规范,所以导致有些企业参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出国展览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拿不到摊位。大家都想上极好的展览会,但极好的展览会人家不给你,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过去也多次联系,但拿得很少。像法兰克福纺织品展,我们浙江是纺织大省,但拿到的摊位很少。像一些名牌的展览会基本上都不给我们很多的摊位。

李新生:现在出国办展是很辛苦的事,酸甜苦辣都有。出展是服务贸易也好,是展会经济也好,展览经济也好,都比较热,但是出展这块产业应该说真正关注和重视还不够。我认为无论从整体看,现在出国展面临着极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时期。

王贵清:我感觉现在情况有点变化,变化一就是外方对我国的参展企业审查越来越严;一是中国企业对出国展也越来越重视并开始在国内申请专利了。但是专利又有区域性,中国企业在国内申请了专利以后,在中国是合法了,但是欧洲的企业在欧洲也申请专利了,人家在欧洲也是合法了,这就有冲突了。在出国办展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郑向军:去年在贸促会和商务部的支持下,政府给予很大的资金资助,企业也进行了投资,办了杜塞尔多夫展和亚洲礼品展。办礼品家庭展,从经验上说,作为主办单位,在国外作的品牌展应该算是不错的。对于第二年第三年,更为长远的发展,这个品牌能不能持续走下去,它会不会像国外展览一样那么好,这的确是一个大问号。有几个内部原因,一是面临着和海外这些品牌展览公司直接对垒的局面。中国在海外打拼、出展是中国狼真的来了,和我们讲海外的狼到中国来了是一样的,国外对中国会有抵触。二是对目前的展览组织机构来说,眼前是赚不了钱的,是赔钱的。作为亚洲礼品展,展览不仅仅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我们由此投入的精力和人力,影响其他收入的问题。但作为展览公司,如果只看眼前,而不进行尝试是难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既然这些公司冒着经济风险也是下了决心,下了狠心的。

苦练内功是头等大事

主持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目前中国会展业走出去的条件也基本成熟,去年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也进行了一些尝试。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当前会展业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张小越:目前应该苦练内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