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会议产业化待规范
潘庆林 会展业表面上开放实际上太乱,很多会议就是圈钱,我挺反感的。看上去宣传的轰轰烈烈,实际上是效果不大。很多会议办的内容很俗,品位很低,到最后连去都不去了。其实介绍改革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向国外介绍国内的改革开放,会展是桥梁。
中国的会展业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办会展的理念非常好,很先进。他们办会展是有目标的,要达到什么程度,会后都有跟踪,比如像发了名片,都会有会后跟踪,全程服务。我们的会展是收完钱就完,虎头蛇尾,也是一种浮躁的表现。会展业应该保持活力。如果它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就会像大企业的广告一样看起来排场很大,其实很俗。非常让人遗憾。政府现在对这块没有相关法律,没有调控也是不应该的。
陈峰 中国会议产业化是个趋势,也是全世界趋势。特别是被称为产业化以后,中国的会议产业正在逐步提高。比如海南的博螯论坛,还有三亚举行的会议也越来越成熟。我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会展业将会接近国际水平。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和调节,留给市场来做,完全可以做好。
许荣茂 会议产业化这方面应该是刚刚开始,有一个比较好的势头,但相比国外还有一些差距。包括一些国际会议现在也在产业化,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在上海、北京、香港的会议产业化已经和国际相差不多了。政府要引导和支持,让企业自己去运作。
杨尊伟 现在中国的会议鱼目混珠。有的办得很好,有的就是为了赢利,纯粹为了挣钱,把人骗来。这些都是不行的。办的不好,人家以后就不去了,你的名声也坏了。有的展会是全球性的,我国应争取与世界接轨。争取主办或者承办全球性的会议。这样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有许多行业也筹划或承办会展,但不要老在圈内和国内做,应该走向世界。我们与国际展会的差距还很大。包括我们办会的规模、宗旨、思路以及参会的企业素质。中国的会展应该是国内外企业了解世界的渠道,只有了解了,我们就知道世界上的规则。很多事就不会办完吃亏还不知道怎么吃的。
但国内的会展还缺乏规范,规范除了政府出面,行业要自律。政府的调控,可以通过协会来组织实施,因此现在成立会展行业协会很重要。
刘永好 我参加过很多会议,包括世界经济论坛、财富论坛等等。国际上的很多会议都是企业化来运作的。不管是规模大小,这种格局很普遍。那么中国由企业来运作的会议逐渐多起来了。政府会议是否由企业来承办,也是一个积极的考虑。通过这样的运作可以降低成本,或许提高效率。会议产业化是根据市场的进程来决定的。现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相信市场化的运作会越来越多。
杨先明 会展业发展势头很猛,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政府应该鼓励,也应该有一系列的规定。像我们经常参加的各种学术会,交给专业公司来搞确实节省成本。
但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尤其在北京,企业或国家的部门开会都搞很大的牌子,比如说什么什么国际论坛。其实在学术界或者专业领域对它认可并不高。它们就是靠炒作来赚钱,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趋势,这会产生负面效应的。政府不应该多管,但要制定一些规则。比如哪一种会你有权利用中国、国际的等等。但具体办什么会,还是公司行为。有了这种市场选择机制,我觉得会议产业会发展比较正常。
政府会议应由企业承办
韩伟 我同意政府会议由企业来办。因为我们所有的财政支出都是花纳税人的钱。我们这种不讲效益、不讲效率的支出毫无疑问是加大了财政的负担。如果我们政府会议纳入招标、预算序列,会将财政的支出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我认为一些交易会已经是进入市场运作了。但政府的会议都没有。而且有很多会议不应该是财政负担的一定不要财政负担。应该财政负担的,也应该节俭支出。比如说我们全国工商联今年住的是空军招待所,我觉得很好,政协委员就应该少花财政的钱。住这种招待所,我觉得很好。我们应该少花纳税人的钱,把这些钱拿出来办点是实事。
尹明善 我同意政府会议由企业承办。就像奥运会以前是由政府来办亏的一塌糊涂。1984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