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7-20
【来源:国际商报】
长期以来,中国会展行业的经营管理一直处于相对较为混乱的状态,政府管理职责不清,缺位、越位和不到位同时并存。经营主体成分复杂,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同在会展市场角逐,市场竞争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扭曲,会展市场有失透明和公平、公开和公正,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会展产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行业经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参照国际经验,具有中国特色会展行业经营管理体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和完善会展行业的管理和运营,让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市场上充分融合并发挥最佳集合效应。目前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快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有利于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发展、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协会沟通协调,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会展行业发展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观会展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的发展,无论在哪一种推动模式下,其作用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的,过分夸大或强调政府或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有悖市场机理的协调。这已经被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真正市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政府和协会只是在行业垄断、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条件下发挥作用,通过市场规范、信息提供等手段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正常运转。
企业自主经营与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企业发展的成熟与规范运作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条件。会展领域企业的培育及其市场主题地位确立任务更为繁重。社会各界要重视会展企业的培育,要化大力气加强会展企业的制度建设;会展企业本身要十分重视自己能力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培育和形成一批自主经营,具有一定竞争实力,能够在国内市场接受挑战,可以到国际市场驰骋的会展企业。只有会展行业的经营主体成长壮大起来,所谓会展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从市场主体培育和企业制度能力建设角度考虑,实现会展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首先必须实现经营主体企业化、企业服务品牌化、业务运作国际化。
经营主体企业化
经营主体企业化就是要加强会展企业的制度建设,包括企业外部制度建设和内部制度建设。企业外部制度建设是指理顺各类关系,实现会展运作主体的企业化经营。我国目前会展运作主体成分复杂,方式多样,管理很不规范。从运作主体看,有政府部门、商会协会、国有企业分支机构、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经营方式看,有财政统收统支、财政补贴与市场运作结合、机构财务统支、项目单独列支和企业自负盈亏;从管理方式看,有专门从事会展运作的长期法人机构,也有政府、商协会和大型企业分支机构,还有为会展项目单独组建的临时机构。不同行为主体,不同运作方式的经营不尽相同,管理各有特点,较为混乱,有失规范。
在目前情况下,应当首先理顺关系,确立会展运作主体的企业化经营方式:政府逐步退出会展活动的微观操作,即使政府财政支持的会展项目也应当交由企业运作,或实行企业化运作;商协会组织应当将自己行业协调和会展经营功能分离开来,成立专业化会展企业或专门机构,实行分灶吃饭,独立核算;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进自己的经营管理,克服某些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规范运作。
企业经营品牌化
企业经营品牌化就是要提高会展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档次,精心培育会展品牌和会展服务品牌。品牌竞争是现代国际竞争的精髓,物质生产企业的品牌竞争体现在自己的产品上,而服务行业的品牌竞争则体现自己的服务上。具体到会展行业的品牌竞争既体现为会议和展览的品牌产品,有体现为特定企业提供的服务。会展企业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会展品牌和服务品牌,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包括:
第一,判断决策能力。从世界市场会展行业和产业链发展角度,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找准企业定位,把握市场机遇,能够在展览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展览主题确立、服务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