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会展部】
为了贯彻商务部关于做好会展促消费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把展会切实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01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积极探索办好展会的新途径、新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与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商联推荐的31个展会项目得到了商务部的重点支持,展览总面积110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5%;观众总数290万人;参展企业总数2.9万个;展会协议、意向成交约人民币255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9%。其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一、加大展会的宣传力度,社会关注度有所提高。由于今年与广告代理商、专业报刊、杂志等媒体建立了更深地合作关系,并加大了宣传投入,使展会影响力和受关注度有了明显提高。在每个展会的会前、会中和会后全方位报道展会活动,并与地方政府、国内主流媒体合作,举办新闻发布会、专场说明会、推介会等各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会展动态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及时发布最新信息。
二、展会知名度得以提升,规模不断扩大。在商务部重点支持下,展会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号召力增强。由于今年对参展企业新增了宣传材料制作费和展品运输费等补贴,使中小企业参展成本降低,提高了企业参展的积极性,很多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和中国(武汉)食品博览会在开幕前2个月便将展位销售一空。
三、新品牌参展踊跃,展示内容有所创新。各主办单位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深度挖掘市场潜力,邀请创新型产品到会参展。这些产品在各展会上越来越受欢迎。例如在浙江绍兴柯桥举办的纺织品博览会上,参展商展出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采购商的眼球。
四、更加注重展会实效,成交量逐年增长。各单位认真做好采购商与参展商的供需衔接和服务,组织现场洽谈会,增加合作成交额,为企业开拓渠道、树立品牌提供了良好商机。中商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全国百强零售连锁企业和区域知名龙头企业到会采购,并召开专场对接会、签约仪式、名品推介、商务考察等多项活动,帮助参展商以最便捷的方式实现从展会走向市场,促进了参展商与零售商、经销商、代理商、服务商的对接合作。中国(永康)五金博览会、中国(柯桥)纺织品博览会等展会的成交金额均创下历年之最。在漯河举办的食品博览会上,组委会为切实提高产销对接的成功率,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搭建更加有效的贸易对接平台,安排提前一天进行预展,组织采购商开展专业贸易采购对接。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的贸易采购额超过了漯河市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五、举办丰富的专业配套活动,增强了展会的服务功能。除了展览之外,各主办单位还在展会期间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发展趋势论坛、新品推介会、营销论坛、评选活动等,并邀请了有关专家和企业高管在会上讲解国家政策和营销策略。增强了会展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
六、帮助外销企业开拓内销市场,调整贸易结构。组织开展节能降耗、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科技项目的对接,对参展企业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协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找准自身定位,利用会展平台寻求新的发展,为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各展会不断推进展会、展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仿冒”、“不复制”成了许多企业的理念。很多展会还设立了知识产权投诉中心,向参展参会企业发放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有效地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净化了展会环境,提升了展会专业服务水平。
为了积极配合商务部继续做好2011年内贸领域引导支持展会的推荐工作,中国商业联合会最近向商务部报送推荐48个2011年内贸领域重点展会项目,其中28个为2010年获批准支持的项目,20个为2011年新推荐的项目,以推动品牌展会在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和我国会展业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