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办公室】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商联各部门、分支机构和代管协会、事业单位负责人工作交流会。下面我就中国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商联)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意见做一个发言,与各单位交流。
2009年,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按照国资委和上级政府部门的具体要求,全力投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工作。同时,坚持为会员和行业服务,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反映行业诉求,维护企业权益。一年来,中商联的工作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一、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和发展,迅速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和实体经济各领域,对经济增长形成严峻考验。中商联立即行动起来,会领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连续组织了三次会员企业、专家学者和代管协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商品流通和国内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商业服务业应对危机的八条政策建议,由我和庶平同志分别在张德江、王岐山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作了汇报。有的政策建议已收入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134号文件;有的工作意见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和财政部在2009年工作中采纳和实施,收到较好效果。尤其是我会建议家电下乡从2008年的3个省试点扩大到全国,从3个品种增加到12个品种,并在城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后,带动效应非常明显,起到了工业增产、商业扩销,农民与消费者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同时,我们还在会展、信息发布、标准规范制订、职业培训等业务工作方面加大力度,服务会员企业和全行业开拓市场的需要。近两年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绍兴柯桥纺织品交易会、永康五金博览会、宁波食品博览会、武汉食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都扩大了参会企业范围与数量,增加了成交额,也为出口转内销企业搭建了进入国内市场的平台。
2009年,我国商品流通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343亿元,比上年增加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加大。去年“保八”目标如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包含有商业服务业广大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努力,行业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以培育中商联品牌为重点,积极开展行业需要的业务活动。
2009年根据危机背景下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难度加大的特点,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继续降低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经济目标任务,要求围绕重点业务加快培育品牌。
会展方面,中国零售商大会,经过几年培育,在行业已经有一定影响。第四届中国零售商大会去年5月在苏州举行,集高峰论坛、专题研讨、企业家访谈、信息发布、商业地产交流于一体,效果明显。我会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小商品、纺织品、食品、五金等商品交易会、博览会,规模、档次、效果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加大。信息发布方面,去年9月发布了“1949至2009新中国商业60年”信息统计,宣传商业服务行业6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零售白皮书、“零售百强”和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统计、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2009年商业十大新闻、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报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信息项目,并成功召开了中商联信息交流暨表彰会。商业科技与质量方面,“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质量奖”、“服务业科技创新奖”的行业影响和认同程度不断增加,去年12月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商业科学技术大会与商业服务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并进行颁奖典礼。标准规范方面,受国家认证委和商务部委托,全年共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21项,行业标准3项,还有1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征求意见,并成立了四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外交流方面,中商联已与全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建立了工作联系,通过积极参与 “亚太零售商联盟”和“国际零售论坛”的活动,提升了中商联的国际形象,增强了中国商业的国际影响力。去年10月,组织会员企业代表300多人赴韩国首尔参加第十四届亚太零售商大会,与亚太零售商同行交流。去年9月,中国商业联合会代表团成功出访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工商会。去年6月,中商联组织“赴台贸易投资促进团”,赴台湾进行商务考察,受到台湾地区商业行业协会和商业服务企业的热烈欢迎,为促进两岸的经济发展和商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训与技能鉴定方面,以店长、商业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专业人员培训认定项目,基础稳固,规模和影响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