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烹饪协会】
苏秋成会长在全国餐饮业标准建设委员会
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当前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在全国餐饮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在此召开全国餐饮业标准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烹饪协会对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各位委员、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我也借此机会谈谈对餐饮业标准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做好餐饮业标准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标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建设工作给与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先后对标准建设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在内贸工作会议上强调:以后要大力加强行业标准建设的力度。我们要对此要深刻理解,进一步增强做好标准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标准建设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
中国烹饪协会的工作宗旨是“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标准是提供服务、反应诉求、规范行为最重要的基本依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标准是维护、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是企业维持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协会生存和规范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在标准建设上已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中国烹饪协会也不断在餐饮行业标准建设上,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很多标准工作的调研、起草、制定工作。但是,餐饮行业涉及面十分广泛、不同业态很多,随着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又不断遇到和出现一些新问题、新业态,行业也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市场的规范、监管,提出一些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餐饮行业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同时,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新闻报道、热炒的焦点,通过媒体和不同的宣传报道,餐饮业也经历着不同的影响和干扰。有些报道反映了行业标准的缺失,也有些标准似是而非,行业自己也说不准确,更无法向消费者说清楚,产生误导消费者的后果,使企业经营受到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反映行业的迫切要求,必须依托加快、加大行业标准的建设,用标准规范行业的行为来解决。
政府是非常重视行业标准建设工作的,例如:由于餐饮业态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变化,中心厨房、便食店等经营模式缺乏明确的政府监管部门。为此,我会向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反映。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我会起草中心厨房、便食店的定义标准,这就为相关企业合法经营铺平了道路。我们应当看到国家各行各业的标准制定工作是一项庞杂的、浩繁的、复杂的工程,政府精简机构,小政府、大服务,人少事多,监管、标准制定等工作很难面面俱到。我们行业协会不能等标准、向政府要标准!协会最了解行业内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最能及时倾听到企业的诉求,所以,在行业标准建设上,我们必须主动地、及时地、认真地当好政府的桥梁和助手!标准工作关系到我们400多万家餐饮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途,也是我们与政府监管部门、新闻媒体、消费者之间平等对话的依据。有了标准,我们说话、办事就能取得话语权;有了标准,我们就能规范、引导行业发展;有了标准,消费者就能放心享受安全美味的食品。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鼎立支持下,在协会及业内人士的积极努力下,餐饮业标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目前,协会起草了《餐饮企业经营规范》、《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规范条件》、《餐饮业营养配餐技术要求》等多项行业标准。一些地方政府也从战略角度出发,积极开展餐饮业标准化工作,河南省建立了豫菜基本规范,安徽省发布了徽菜标准体系、山东省也出台了鲁菜标准。中国烹饪协会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建设工作,但由于人员相对短缺、不同业态的专业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较难满足各业态对标准的需求,在餐饮标准建设上还急需创新突破。标准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严格、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走群众路线,群策群力开展标准建设工作。我们希望聚合优势资源,集中专家力量,通过任务分解,共同推动餐饮业标准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