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
3月14日,“共铸商业诚信”研讨会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会议室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商报社联合主办,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琴华、中国商业联合会专职党委副书记安惠民,全国人大代表王填、韩玉臣、毛雁俊和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巡视员李振中及中国商业联合会代管协会领导,行业专家学者、零供企业代表等近五十人出席论坛。中国商报社社长范识宇主持了研讨会。

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商务部有关规定,更好地发挥现代商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营造诚信、和谐的商业环境。
商业经营中的诚信底线为何屡屡被践踏?危机行业公信力的诚信与责任到底如何坚守?如何更好地引导中国零售业坚守商业诚信,在更广泛的层面和更高的层次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商业诚信,消弭诚信买卖的交易沟壑,为促内需贡献力量?这已经成为整个商业面临的考题,也是关系“十二五”扩大内需战略能否落实的关键点。
鉴于此,作为行业协会的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专注流通业的权威媒体中国商报选择在两会刚刚闭幕、3.15来临之际召开研讨,并将主题定为“共铸商业诚信”。
围绕这一主题,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会集一堂,就商业欺诈、诚信缺失产生的成因、零售业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润与商业诚信责任、如何处理供零关系、如何在法律制度层面保障商业诚信等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深刻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讲话中指出,“共筑商业诚信研讨会”开得非常好,很及时,很重要。工商代表、中外企业、行业协会,还有来自大专院校的专家,媒体代表等来自各方面的代表围绕诚信这一个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诚信的水平与市场经济成熟的程度相伴而生,中国由于有些市场经济的文化并不发达以及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意识,使得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比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要差。”张志刚指出,中国不仅要继续依靠道德和传统文化来建设诚信,还必须利用法律的约束、行政的管理、舆论的监督、科技的进步等手段综合治理,加快和完善诚信体系的建设。
张志刚表示,中国商业联合会作为商业行业协会,未来也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为会员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共同营造更加和谐的商业环境,促进商业诚信建设,为扩大内需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巡视员李振中表示,商务部门将从多个方面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执法管理系统。
对于整个商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李振中表示,商务部今后将采取多项举措推进这一工作,要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商圈、上下游供应链建设,加强诚信方面的建设,推动建立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系统。另外,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记录,建立诚信评估制度,以及严重违规退出进入制度,并将结果向行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通报。

对于商业诚信中较为突出的零供关系问题,与会代表对此核心话题的深入交流将研讨会推向了一个高潮。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指出,诚信以规则为前提,在目前零供关系已上升为产业链突出的矛盾的关口,对于诚信的指责,首先在于商业交易规则的重建,把劳务服务价格与商品价格分开,才能解决零供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百货集团董事长韩玉臣表示,流通行业反映出来的商品价格、广告以及促销等诚信缺失问题,其实是社会全方位、综合的诚信体系缺失的折射,因此除了企业本身加强商业自律外,对于不讲诚信的商业单位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严格的、规范的自控体系才能遏制商业欺诈。
“市场有度诚为本,商海无涯信做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表示,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零售业作为市场的第一线,如果没有诚信对待供应商,没有消费群体的支撑,就无法发展壮大。
家乐福、伊利、汇源、古船等零供企业代表则表示,在共铸商业诚信的环节上,除接受国家行业的监管和企业自身的自律外,供货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