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商会动态

商会动态

安惠民副会长在2008年信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4-17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工作委员会】

大家上午好!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讨论并启动2008年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希望通过对信用评级有关内容和知识的讲解、对评价工作规则和实施程序的研讨,促进各试点省、市的信用评价工作有序、规范地推进,以稳步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商业企业加强信用自律,规范生产经营,全面提升行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几年来中国商业联合会信用建设的实际,讲两个问题:

一、继续提高对商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十七大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都对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整规办、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管理的通知》。商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的职能,几年来,积极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评价了一批不同级别的信用企业。但从总体发展过程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为,一是参与信用评价的企业数量还很小,不成比例;二是商业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比如:拖欠货款、恶性价格竞争、虚假折扣返券、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这些严重违背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动摇着商业信用的基础;三是在社会上,在商业行业、企业,对信用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认识;四是信用评价体系,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因此,信用评价工作任重道远。

二、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信用评价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信用知识培训。

各地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以弘扬诚信经营的商业文化为内容,倡导“诚信兴商”理念和商业伦理道德,使诚信成为企业自觉的行动。青岛、石家庄、西安等市商会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诚信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北京、天津、徐州、河北等省、市以信用评价为契机,在会员中开展信用有关知识的培训;还有不少省、市商会深入企业,动员、讲解信用建设的有关内容或以《公约》、论坛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传播信用知识,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商会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信用课题、信用术语标准的研究,发布了《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商业联合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等,各省、市商会也出台了相关的规范,今后,还要继续不断地加大宣传力度和评价管理,推动商业行业信用建设的发展。

推动信用评价工作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商业企业的积极性。商业企业是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必须使企业认识信用评价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的信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商业的重要性。不要只是为了得到这块牌子,也不要只想拿到最高级别的牌子,要通过切实工作提高这块牌子的含金量。

(二)稳步推进商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商会在多年开展信用等级评价的基础上,去年被批准为首批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单位。2007年,经各试点省、市初评推荐有82家企业获评信用企业,参评企业不算多。我们应当看到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商业服务业企业中,过去主要由商会一家作信用评价,现在由多家协会作,分工还不能完全解决交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竞争是件好事,但也容易带来只顾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因此,关键问题是要加强服务和质量的竞争,千万不要只比数量的多少。要严格按照现有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试行)执行,稳步、扎实推进。

(三)加强信用等级评价的科学性。

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具有很强组织行为,是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评价。确定等级的过程是将信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发挥信用评价对企业的激励和约束的过程。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各地组织机构推荐的基础上,再由商业信用中心采用科学的综合技术测评模型计算分数来评定级别。

通过信用评价,为参评企业提供企业信用报告服务。并逐步建立行业信用数据库和信用档案等基础性工作,逐步做到信用信息共享。评价的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规范化、科学化。授牌的形式也逐步更加符合评价工作发展的需求。信用评价方面的知识将由专家讲解,信用评价具体工作信工委还要专门部署。
中国商业联合会愿与大家一道,一如既往积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