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商会动态

商会动态

何济海会长在“2007年度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4-17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工作委员会】

在春回大地的大好时光,我们欢聚在这里,召开“2007年度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获评信用等级的商业企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承办本次会议的天津市商业联合会以及天津市的有关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一贯关心中国商业联合会工作,并对我会信用建设工作给予热心支持和指导的国资委、全国整规办等有关部门表示深深的谢意。

刚刚闭幕的“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特别是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自律的商业信用体系,促进商业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方针、政策和措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商业联合会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商会理事大会和商会领导班子多次研究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了商业信用工作委员会,去年中国商业联合会还专门向发改委申请研究并完成了有关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课题。客观地说,中国商业联合会是较早开始信用评价规范的单位之一,自2002年起,以信用评价工作为切入点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就有步骤地开展,当时,主要在北京、西安、青岛、天津、重庆、武汉、石家庄、大连、无锡、徐州等十四个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展开,得到了社会与企业的认可。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信用工作委员会成立后,试点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商业行业信用自律体系建设由点到面推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007年初,中国商业联合会被全国整规办和国资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信用评价试点单位。根据要求,我会在多年试点形成的“商业企业信用自律等级评价行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先后发布了《中国商业联合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和《商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目前评价相关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上报后将适时发布。我会的信用等级评价归纳起来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通过健全组织,实行征询函制度,信用评价更具公正性

中国商业联合会充分发挥多年联合各试点省市开展信用评价的组织优势,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特别是将信用评价的初评推荐权交给各试点省市商业联合会(商业总会),明确了其工作职责,而多年来一直采用的企业信用征询函制度使信用评价结果更具公正性。目前,在我会综合技术测评的指标体系中,将征询函的数量和地方政府监管企业信用的好坏作为企业信用记录指标中的重要内容,并赋予了较高的权重。征询函制度作为我会信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将继续推广。

2、把会员企业的信用档案作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逐步为会员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我们在稳步推进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中,通过网络电子申报以及今后获评企业年审的信息报送,建立会员企业动态信用档案,实行企业与行业信用分析报告制度体系,推动行业的信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商业服务业乃至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氛围。

3、突出强调应用现代科技,提升信用等级评价水平,使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走上现代化、专业化道路

我们在已经开展多年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以成为全国首批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单位为契机,应用科技手段,全面提升信用评价水平。信用评级是现代服务业中知识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的是金融、经济、信息、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我会结合行业特点和信用管理理论,组成强有力的专家班子,积极组织评价指标与评级模型的设计开发,为提升信用评级水平搭好平台。目前,我会正在加快筹建商业信用信息应用管理网络,将信用档案、评级、企业与行业信用报告、远程教育与信用培训、组织机构终端等功能在网络平台实现各种相关信息共享。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商品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由2002年4092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5040亿元,年均增长16.7%,并呈现增长加快的趋势。2006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8%,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1.5个百分点,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它们充分发挥规模大、环境优、信誉好的优势,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首选消费场所。这次获评的信用企业很多都是行业的领军人物。我以前曾经说过:“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