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会展部】
10月29日上午,以广东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省旅游局以及广东省东莞市、惠州市、肇庆市、湛江市、韶关市、梅州市人民政府和广西柳州市、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国银联为支持单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和香港中国名镇经济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名镇博览会暨中国名镇发展论坛”,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巫开立主持。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银联、参展参会代表分别在会上发言。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庶平、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分别代表大会组委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张庶平在致辞时表示,举办中国名镇博览会的基本宗旨是:利用国际会展这一独特形式,构筑中国名镇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世界了解名镇,让名镇走向世界”,促进名镇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借此带动全国农村的扩大开放和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江海燕副秘书长在讲话中说,举办名镇博览会的构思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是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办好中国名镇博览会上合国策、下顺民意,功在当前、利在千秋。镇博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发挥积极的作用。
江海燕副秘书长还说,名镇博览会落户广东,是对广东的关心和支持,它将有利于我们面对面地学习兄弟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有利于珠三角名镇实施产业对接和产业转移。希望广东的参展名镇和参会企业,在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切实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加大与内地名镇和参会客商的对接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据悉,全国有17个省(市区)36个地市、110个县(区)的212个名镇参加了本次大会,其中贵州、山西2省和12个市是以政府名义组团,并由省、市领导带队参会。参展名镇按地区划分,广东省外占65%,广东省占35%;按类型划分,经济名镇占35%,产业名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各占30%,人文名镇占5%。大会共设展位320个,其中名镇五大展区210个、投资商展区63个、科技展区14个、会员展区33个,总展示面积近万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东莞虎门镇、长安镇等十个镇及陕西榆林市的特装展位气势宏大,风格独到,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眼球。
29至31日,参展名镇将与众多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优势企业,以及港澳台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代表进行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与中外客商、国内同行同台共议中国名镇发展大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觅商机,共谋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名镇发展论坛也已拉开帷幕。
关心支持博览会的舆论氛围正在全国迅速形成
中国首届名镇博览会是一个特殊的展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几年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曾发文到各省,要在广交会套开一个名镇博览会。但后来由于响应者不足20个镇而流产。而这个博览会是“民办展会”,不是“官办展会”;是“发动政府参展”,不是“发动企业参展”;既没有“红头文件”作依据,也没有“领导指示”好传达;既没有“行政权力”好借用,也没有“财政扶持”来支撑。这些因素必然使筹备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为了使镇博会顺利举办,组委会首先在宣传推介上下了苦功。自今年6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后,组委会秘书处组织了20多人分赴全国18个省(市区)100多个市(区、县)开展推介活动,其中,执行主任巫开立亲自带队到了9个省17个地市,拜会了6个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和13个市的书记、市长,分别与各省的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近400个名镇领导的推介会、报告会和座谈会,还应邀在香港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华商论坛上,作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名镇,让中国名镇走向世界”的专题演讲。主办单位之一的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黄志炜带领国际招商组的工作人员分别拜会了粤港两地知名的外商、港商、台商协会和重点企业,邀请他们组团参会。此外,还分别以中商会或组委会的名义向部分省市和名镇发出了1000多份参展邀请函,向中外企业和商会发出了上万份参会邀请函和宣传资料。
令人高兴的是,广大新闻媒体以其特有的职业敏感性,洞察了镇博会的重大意义和发展前景,积极配合组委会大造舆论。三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