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9-03-05
【来源:中国商报】
尽管京沪地区的便利店发展相对迅速,有的地方甚至在数量上已经相对饱和,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对于二三线城市,便利店发展的潜力更大。
超市发退市了、罗森收缩了、7―11的战略调整了、全家的豪言壮语也渐行渐远……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似乎总是伴随着亏损与争议在前行。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便利店的效益状况并不乐观。
据上海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国内便利店业态发展最为成熟的上海,去年1月至11月份,该市便利店的销售出现了多年来首次同比下降的态势,下降幅度达到8.3%。
但有趣的是,即便这样,仍然难以阻止国内外零售大亨们掘金便利店行业或者进一步扩张的步伐。
2008年年初,Tesco 在上海首次试水Express便利店,并于去年年底已开出了6家店面;2009年4月,台湾统一集团携手7―11也正式登陆上海,并声称3年内将在上海开设165家门店,4年开始获利,5年内门店总数达到300家;即便是全球零售业老大的沃尔玛,也开始搅混水了,准备5年内在华开出1000家便利店……
无独有偶,也就在今年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通过对特许经营的42个行业和业态的发展走势进行调查与预测,并发布了行业景气报告。报告显示,除了儿童教育培训、食品营养品零售、婴幼儿用品、网上购物和中式快餐被普遍看好外,便利店也首次上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表示,尽管京沪地区的便利店发展相对迅速,有的地方甚至在数量上已经相对饱和,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对于二三线城市,便利店发展的潜力更大,但由于受到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市场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其风险也相对较大。
京沪地区质量提升仍有空间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便利店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其中尤以上海为甚。
早在2002年,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就曾撰文表示担忧,上海便利店已接近3000家,行将饱和;而截止到2008年年底,上海各品牌便利连锁店约6000个,其中市区约占2/3,市外约占1/3。上海的便利店仍在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前,上海便利店将达到1万家。如果以上海1700万常住人口计算,则意味着平均每17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这已远远高出美国、日本3000人/店的网点密度。
该人士分析认为,便利店是一个靠规模与选址取胜的业态,规模化可以减少相对的管理成本,选址能降低开店成本与经营成本。但在上海,关乎便利店企业生存的这两个主要变量似乎都没有多大的空间了。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也认为:“上海的便利连锁店已趋于饱和,参与上海便利连锁店竞争的企业本来已经够多了,这个市场只有这么大。最终的结果是,有人继续玩抢椅子的游戏,有人退出游戏。”
换句话说,上海便利店是强者的竞争。但作为首次在中国试水便利店业态的TESCO还是来了。
为什么?TESCO中国区副总裁庄南滨表示,首先,按照TESCO的标准,上海还有很多适合便利店发展的地方,他不认为上海的便利店已经饱和了。“即便数量上饱和,但上海便利店普遍存在质量提升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庄南滨认为。
据了解,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尽管目前上海便利店已经有了账面利润,但仅在1%左右,这与台湾便利店5%的净利润相比,差距很大。
庄南滨坦承,虽然上海是中国便利店发展的样板城市,TESCO也很想在此摸索出Express便利店在中国大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模式,但不能否认,目前包括上海在内,全国的便利店普遍都存在价格比卖场高、食品安全没法保障、商品丰富度不够的窘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便利店既有的优势。
庄南滨还认为,单纯的便利店业态是很难发展的,必须依赖大卖场或者综超的发展而发展。庄说,Express便利店依托TESCO在中国60多家大卖场,既能享受统一、规模采购带来的价格优势,又能凭借大卖场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食品安全、新鲜,同时还能依托大卖场上万种商品的丰富度,在便利店有限的空间里随时陈列出消费者最喜好的商品。
和TESCO便利店发展一样,作为后来者,资源共享也成了统一集团最大的优势。
据了解,在上海,统一超商除了7-11外,还有星巴克、Afternoon Tea等9个不同事业品牌,并形成了完整的资源共享机制。比方说,,其松江的仓库可以同时服务于星巴克、7-11。另外,统一在内地还有15家食品厂。
业内人士表示,即便北京的便利店的竞争不如上海那么惨烈,但情况也比较相似,目前都已进入品牌整合的阶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便利店的并购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
庄南滨也私下里向记者透露,目前TESCO的便利店仍处在摸索阶段,暂且没有具体的开店计划和盈利目标,但一旦成熟,那可能就不是几十家几十家的速度了,很有可能是以百、以千为单位了。当然,并不排除并购的可能。
二三线城市市场潜力与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