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10-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虽然2008冷冻年度整体零售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没有达到预期增长水平,但整体市场规模依然得到保持。虽然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但优秀企业无论从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行业基础依旧稳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与中国家电网日前联合举办“2008-2009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并对外发布了《2008冷冻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
行业发展基础稳固
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8冷冻年度国内零售整体市场规模为2450万台,与去年同期的2630万台相比下降了9.31个百分点,但从目前中国空调行业整体生产规模、出口比例等多种角度分析,2450万台的国内零售市场规模依然足以支撑整体行业的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分析认为,“虽然2008冷冻年度国内市场销售略有下降,但整体规模依旧得到保持;面对困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但优秀企业无论从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行业基础依旧稳固。从行业发展角度考虑,支撑整体行业的根基并没有太大变化,中国空调行业依然处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08年冷冻年度期间所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也成为考验生产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机会,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表明,2008冷冻年度国内零售市场销售量排行前5名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62.18%,比去年同期提高4.28个百分点,5大国产品牌支撑着国内近2/3市场份额,整体行业基础更加巩固。
国际市场增幅趋缓
从近两年的数据看,空调国际市场增长总体趋缓,增幅出现回落,由于价格普遍提高,出口额增长高于出口量增长。
据海关统计,2008冷冻年空调器出口总量为3283万台,同比增长7%,增幅比上一冷冻年减少了8.6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金额为64.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增幅比去年减少了4个百分点。对此,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分析认为:“2008冷冻年度,企业面临巨大困难,但通过开拓中东、东欧、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区域新兴出口市场,减轻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空调出口全年依然保持了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短期内是其它国家和地区无法替代的。下一冷冻年度形势不容乐观。”
2008冷冻年,我国共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空调产品。累计出口超过100万台的有美国、日本、意大利、中国香港、阿根廷和印度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分别为10.66亿、5.08亿、3.44亿、1.9亿、1.95亿和2.1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虽有一定程度下滑,但仍以800万台的规模继续保持最大出口市场地位,占中国空调全部出口比重的24.1%。和空调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一致,从2008冷冻年度开局以来,空调出口价格也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
能效标准成明年最大悬念
从目前整体空调生产格局分析,贯穿2008、2009空调冷冻年度两个年度的重要政策性调整应该是新的空调能效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时间安排。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2008冷冻年度,国内空调零售市场规模为2450万台,如果2009冷冻年度开始实施3级以上能效标准,2008年度将近1500万台的库存产品难以消化,巨大的库存压力也将迫使生产企业加大终端市场的争夺力度,除家电连锁渠道外,传统的经销商渠道也将成为争夺重点。另外,库存压力也有可能成为阻挡空调价格进一步提升的一个因素。
同时,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也将对2009冷年空调市场的产品结构带来潜在影响。因为新能效标准对生产定频空调的企业来说,将意味着生产成本提高和产品价格的上升,由此会给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全球市场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陷入困境,这些因素对2009年空调出口影响巨大,预计,2009冷冻年空调出口形势相比2008年可能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