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连锁商企正在向“大而强”迈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2-15

【来源:经济日报】

不久前,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中国连锁经营100强”,这张榜单揭示了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新变化。

从这张榜单中,人们看到了一连串喜人的亮点。比如,中国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越来越大。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的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比上年增加147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1.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02年几乎翻了一番。

行业集中度是反映中国连锁商企规模扩张成效的另一个指标。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中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4073亿元,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6396亿元,占100强的75%,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如何提高利润率,一直是困扰本土商业零售企业的难题,2006年这一困扰有所缓解。据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6年100强企业总销售额同比增长25%,增幅分别比2005年和2004年降低8%和9%,但企业的效益水平普遍改善。以百货业为例,近年来这个行业一直处于利润低点,2006年以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毛利水平和净利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店铺数量仅增长了14%,销售规模却上升了29%,其中上市公司部分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570.37%。百盛集团上市公司部分的经营利润增幅达78.2%。

超市业态的盈利能力也明显增强。以超市和大型超市为主要业态(不包括百货店和便利店)的企业,店铺数量和销售规模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均为19%;总体库存周转次数由上年的平均11.7次,增加到12.2次;毛利率由12.6%提高到12.9%。便利店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也由2005年的16.8%提高到2006年的17.7%,库存年平均周转次数由20次增加到24次。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亮点都是本土零售商特别是连锁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尤其让人高兴的是,这些亮点表明本土零售商在追求规模为大的同时,将目标指向了利润为大。最明显的是中国连锁龙头――――国美电器,他们明确地把今后的经营目标定为纯利润增长率超过销售增长率。这是本土零售商由大而强的标志。

当然,亮点的背后也有挑战。

最大的挑战者仍是外资零售商。2006年,他们在商业零售领域纵横驰骋,大力并购,迅速扩张。统计显示,2006年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11家外资零售商(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新开店铺数量超过100家,创下历史新高。

比规模扩张更具挑战意味的是外资零售商的强力并购。2006年,他们普遍采取了并购扩张方式,实施一系列金额巨大、战略意图明显的并购。与此同时,在一些中外合资零售商内部,外方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

去年12月11日,中国结束了加入世贸组织的5周年过渡期,中外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将在更深的层面上展开。面对新的开放形势,面对外资零售商的新一轮扩张,本土零售商首先要加快发展步伐,要处理好规模与竞争力的关系,将提高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