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化妆品市场迎来新一轮渠道角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1-25

【来源:中国商报】

化妆品超市的兴起

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吸引了国际一流的化妆品品牌,也让包括屈臣氏、SEPHORA丝芙兰等在内的一些国际化妆品零售商巨头们纷纷垂涎于中国内地市场,并将其崭新的“化妆品超市”,即“一站式”的零售理念展现在国人面前。

日前,LVMH旗下的化妆品零售商SEPHORA丝芙兰在上海又开出两家新店,其在中国门店数量已升至13家,零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至此,SEPHORA丝芙兰已成功实现其在华的“加速度”发展计划――以每月至少一家新店的速度开拓中国市场;在众说纷纭中声名鹊起的莎莎化妆品超市也于去年底在上海连开两家新店,使其在上海的专卖店达到5家。据悉,莎莎还计划在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布点,在5年内开设100家专卖店,抢占潜力巨大的内地化妆品市场。

如果说,早几年屈臣氏开在内地时尚街区的店堂是喜欢美容护肤美眉们的淘宝圣地的话,如今的上海莎莎、EPHORA丝芙兰更是让都市白领们欲罢不能的“一站式”败金场所。

这些走精致化路线的化妆品超市,还拥有努力研发自有品牌、专业美容顾问指导、免费皮肤分析、教授彩妆美甲、自助试用新品等贴心标签。SEPHORA丝芙兰的网上商店,更是把功夫延伸到了门店之外,该网站还计划在2007年年中全面引入其线下店铺内所有的品牌商品。

对于众多化妆品零售商巨头们雄心勃勃闯滩中国内地市场的做法,有关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在中国,百货店的专柜销售模式拥有化妆品近70%的市场,而化妆品超市的这一数据几乎为零。但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两者几乎各占有50%的市场份额。随着屈臣氏、法国丝芙兰等先后在内地登陆,百货店的专柜与化妆品超市的PK必将使原本几乎“独霸天下”的百货公司专柜地位受到挑战。

专卖店发展势头迅猛

给化妆品百货专柜带来威胁的还不仅仅只是化妆品超市,“化妆品专卖店”近年来也开始持续发力。

在业内被誉为“化妆品专卖店年”的2006年,是化妆品专卖店竞争激烈的一年。这一年,作为日化行业重要的终端渠道之一――化妆品专卖店,发展得风生水起、突飞猛进。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调动了工业企业、代理商和经销商、化妆品专卖店主的每一个末梢神经,竭尽全力来争夺这块新兴渠道的蛋糕。

以资生堂为首的外资企业首先出击,专门设计和研发生产在化妆品专卖店的产品,并积极与二三级市场的化妆品专卖店进行合作,以店中店的形式大力扩展加盟店。据了解,资生堂在全球的销售额近500亿元,而在中国的销售仅为10多亿元,只占总销售额的2%以上,不足3%。对于资生堂来说,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此大的市场,如此高额的利润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资生堂集团透露,这种在中国市场销售正规资生堂产品的专卖店,在中国发展迅速,仅两年时间就已经覆盖到全中国26个省,数量达1700多家,并且按照公司的发展计划,到2008年,将会达到5000家专卖店。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众多其他品牌也展开专卖店争夺战。在抵抗外资企业对专卖店进攻的同时,国内许多工业企业,囊括基础护肤、彩妆、香水、日常护理产品等,也纷纷推出专门针对化妆品专卖店的产品。

专卖店的兴起使许多传统的代理商、经销商不敢小觑它的实力。在市场扁平化、利润空间下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代理商和经销商纷纷进行转型,以经营直营店、以供货方式与专卖店结盟合作、以供货并提供加盟店特别服务的形式,从流通转向终端。从根本属性上来讲,尽管经历转型之变,作为代理商和经销商的本质没有改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炙手可热的化妆品专卖店的地位在这一年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其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在与商超大型卖场争夺客源、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化妆品专卖店还要面对同行之间本区域、跨区域的竞争,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但就2006年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化妆品专卖店现有的生存状况也得到极大的改善。由于品牌结构和层次的丰富、化妆品专卖店的公信力、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专卖店的认可度、忠诚度、信任度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二三级城市,由于商超等传统商业业态不发达,化妆品专卖店的发展获得了比较大的空间,形成了与化妆品专卖店市场定位比较吻合的消费群。

同时,在消费者对化妆品专卖店的认可度和口碑提高的同时,化妆品专卖店在销售渠道上的优势逐渐发力,获得业内人士青睐,销售方向发生转移。人们将以往集中在商场、超市的销售渠道分销到专卖店中来,并在销售重心上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