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1-19
【来源:国际商报】
2006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运行平稳,专业化趋势加强,大型化态势明显。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年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指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业市场委员会的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总体上运行平稳,特别是亿元市场,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了较高增幅,成交额增幅达到15%,高于GDP的增幅。
何济海表示,近几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着重抓了制定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升品牌,全力促进市场做强做大。尤其是大力调整综合性市场,发展专业性市场,整合资源,发展大型市场,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方面又有了新发展。2005年,专业市场数量所占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达到66.6%;成交额比重提升15.3个百分点,达到70.9%;摊位数比重提高22.2个百分点,达到57.9%。
为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发展,中国商业联合会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并经专家反复论证,起草了《品牌市场等级评定标准》,于2006年11月8日发布,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批发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标准,对提升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商品交易市场中,大型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据了解,近几年,亿元市场的表现抢眼,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专业化,二是大型化,三是批发功能进一步回归。据统计,2005年,我国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市场有613家,比上年增加90家;成交额达22025.5亿元,占亿元市场成交额的73.4%,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市场有46家,比上年增加9家;成交额达8024.8亿元,占26.7%,增长28.2%。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综合市场有14家,比上年减少3家,成交额下降10%;超过100亿元的专业市场有32家,比上年增加12家,成交额增长57.2%。这表明,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正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亿元市场日益转向批发型的市场。这一趋势在2004年已非常明显,2005年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以批发经营为主的亿元市场有1851个,比上年增加了30个;成交额达24454.2亿元,增长16.2%,成交比重占81.8%;零售经营为主的亿元市场有1544个,减少了72个,成交额为5476.7亿元,增幅不足10%,成交比重仅占18.2%。
目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但业内人士分析,商品交易市场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品牌化发展不够。从今后发展来看,商品交易市场的增量将会放缓,改造升级的任务仍然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