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2006:六件大事震惊家居行业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2-22

【来源:京华时报】

相比火得一塌糊涂的2005年,今年实在算不得一个“收成好”的年头。从三月份开始行业内便是“电闪雷鸣”,曝光的曝光,蒸发的蒸发,拓展不顺让人头痛,闭门关店逼供货商讨钱……这乍一看,哪像是家居建材行业的事件啊?

  用业内一位大佬的话来讲,今年最大的特点就是――乱!但是,乱也并非坏事,大“扫除”后,消费环境必然更有秩序。

  NO.1  欧典虚假宣传被曝光

要说今年最具轰动性的事件,那非“欧典”莫属。3・15晚会上的全面曝光,让全国人民都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2008”。

  “地板,2008元一平方米,全球同步上市!”从2004年7月开始,欧典的绿色巨幅广告牌,曾经出现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当时,欧典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称,欧典敢于卖出这样的高价,除了德国制造、选材苛刻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德国品牌的身份。

  事实上,欧典号称“创建于1903年”的品牌历史“纯属虚构”,其德国总部也根本不存在。最后,工商部门认定,欧典违反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对其处以747万元的罚款。这也是建国以来,因夸大宣传问题,企业被判处罚金最高的一起案例。

  ■点评

  虽然,迄今仍有不少人认可欧典的质量,但欧典错在营销手段有点过。你可以有高额利润,但不要把所有的消费者都当傻子。“牛皮气球”被捅破后,欧典不但炸翻了自己的招牌,也使整个地板行业受到波及,个个自危。

  此后,大家的宣传都规矩了许多,质量则严格了许多。只是,人家真正的进口品牌有点郁闷――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就不能提“德国”啊!

  NO.2  迪克斯装饰多店蒸发

前两年,北京的房屋中介市场曾经出现过轰动一时的“坚石公司”卷款潜逃事件,今年,类似的一场骗局居然在家装市场上演了。

  从6月初开始,太原、南京、泉州、重庆、哈尔滨、西安等地就陆续爆出北京迪克斯装饰工程公司在该地区分公司出现财务问题,运作困难的消息。到了8月中旬,这些分公司竟然相继关门,管理人员也人间蒸发,而被拖欠了巨额货款的供应商、工程队以及被预收了装修款的消费者竟然事先毫不知情。

  有自称内部人士的网友也曾爆料,称迪克斯最后的留守员工均知道一切是骗局,因此普通员工最低日薪400元,主任一级的则高达800元……虽然有不少业主号称要来京打官司,但目前,该事件依然没有来自官方的定论。

  ■点评

  在迪克斯的广告宣传中可以看到许多诱人的光环――京城著名服务品牌、全国家装龙头旗舰等。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这个在北京如此“辉煌”的公司,在北京却很少真正做业务。因此,其所作所为怎么看也不像是简单的、急于求成的扩张,让人难免联想到曾经在京城轰动一时的“坚石中介”卷款事件。

  这不是打着京城旗号欺负外地人嘛?原来“正规军”骗起人来更可怕!

  NO.3  家福特北京黯然闭店

今年10月24日,十余家供货商围在昌平区立水桥附近的家福特建材超市门口要账,一名代表阻拦该超市管理人员的车,结果居然被剐倒擦伤,这一事件背后爆出的居然是――家福特建材超市北京店关闭的消息。

  业内人士剖析其失败原因有四:首先是选址问题,其所处区域竞争激烈,而门前又一直修路,交通不便;其次,家福特在京只有一家店,不成规模,因此所有投入都要由一家店来背,压力太大;第三,店内缺乏名牌产品,中小品牌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最后,广告投入少,影响力差。

  ■点评

  回想2005年4月28日,拥有香江集团雄厚背景的家福特初到北京时,当时的领军人物王月信心满满,但是一年半后,这里便关门闭店。“5年内投资3亿元,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8家大型建材超市的行业巨头。”的豪言壮语也尽成空谈。

  怆然背后,希望后来者投资更加谨慎。不要让供货商赔了货还讨不到钱,也别让咱老百姓售后服务没了着落。

  NO.4  E0风波不断

自从2005年,圣象等大型地板品牌将原是胶合板环保标准的“E0”(即甲醛释放量平均值小于0.5mg/L)引入地板行业后,关于这一说法的纷争就一直持续不断。先是大量企业跟风,都在产品上标称“E0”级。紧接着,莱茵阳光声称购买了“E0”商标的所有权,其他企业想用“就得花钱”。这事折腾了一年还没消停,到了今年年初,企业间的火药味更足,甚至还为此闹上了法庭。

  但事情发展颇具戏剧性,4月21日,原本一直吵着要“维权”的莱茵阳光突然号称主动捐出“E0”商标,让行业共同使用。然而,更戏剧性的是,就在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的9月12日,北京工商局突然宣布,“E0”标识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符,属误导消费者,并于9月13日正式发文禁止标志E0强化地板的销售。此举引起了企业以及主管协会的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