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国产手机今年来市场表现出色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5-07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国产手机有出色的市场表现。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以及上市国产手机厂商相继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表明,许多国产手机厂家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联想、康佳、波导、夏新、TCL、恒基伟业等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开始盈利,与去年相比,市场环境明显转好。

销售业绩出现好转

据信息产业部预计,2006年国内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800万户左右,手机更新率由2005年的30%至40%提高到40%至50%。从2006年国内手机市场的整体容量来看,增长率和产销量都创造了新纪录。据统计,2006年前8个月,整个市场产量为2.53亿部,国产手机产量4821万部,份额为19%;整个市场销售量为7410.6万部,国产手机销量2423.3万部,份额是32.7%。业内预计2006年整体市场容量将达到1.2亿元左右,市场需求的放量为国产手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从手机销售市场来看,国产手机的销售局面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联想、康佳等品牌的销量提升较大。联想、夏新、恒基伟业等推出一些性价比较高以及性能较好的高端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在一些接近农村市场的地县级市场,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据赛迪顾问公司消费电子部分析师李学芳介绍,目前国产手机的主流产品包括有软件功能的MP3手机、低端照相手机、超薄手机和滑盖手机。国产手机在1000元以下和1001元至1500元之间的两个价格段销量占有优势,而高于2000元产品的份额只占到3%左右。

从总体上看,国产手机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利润率比较低,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成本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国产手机综合成本约占手机售价的60%至70%,而国外品牌的中低端手机只占50%左右,高端手机则更低。另外,国内厂商还有库存对成本形成的压力。

二是国外品牌的竞争。现在,国外品牌对降价策略运用自如。前两年,因为国外品牌对中低端市场多次发动价格战,使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缩水,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三是行业价格下沉和利润锐减。

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价格和行业利润总体同步下降是大势所趋,价格竞争更加速了这一进程。目前,大部分国产手机利润空间也不断被压缩,甚至还可能出现零利润。

迈向高端机不可失

手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内手机厂商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要走覆盖高中低端的多层次市场路线,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目前,高端手机市场几乎还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据统计,在高端PDA手机市场的销售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占有66%的份额,而国产厂商联想、海尔和夏新共占有16%的份额,其他的厂商则较为分散。

其实,国产手机也早已发现了开拓高端手机市场的必要性。多家国产手机厂商试图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低端形象,推出过数款高端产品。但是,国产品牌要真正在高端市场有实质性突破并非易事。

李学芳认为,目前,国产手机进入高端市场并形成品牌影响力的瓶颈体现在:

其一,国产手机仍然缺乏核心研发实力,制约其创新和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彩屏、照相和视频等手机产品的创新功能,需要厂商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滑盖和超薄设计等手机产品跨越式外形设计也需对产品内部设计和工艺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国产厂商技术积累达不到这一步。因为缺乏领先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国产手机多在应用软件方面下功夫,而应用功能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很难树立产品的高端形象。

其二,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心还不够高。2003年前以波导、TCL为代表的国产手机飞速发展,当年即取得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当时国产手机贴牌为主的生产方式,手机质量和品质问题难以保证,结果导致了消费者对国产手机品牌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降低,特别是目前以换机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国产手机品牌整体竞争力较弱。

其三,国产手机低端产品形象固化。国产手机依靠价格战和低端产品的优势从国外手机厂商中抢得一定市场份额,长时期以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固化了低端产品的形象。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国产手机的销售渠道也缺乏优势。几年前,波导、TCL等国产品牌抢占市场的法宝之一,便是凭借自建渠道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深入全国县级市场。现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也在下移渠道,甚至加强对乡镇等农村市场的拓展。

在渠道日益细分化、扁平化和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