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服务制胜 百货商场“重拾”高端家电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1-27

【来源:中国商报】

这似乎是一次不约而同的“回归”。在厂家们对家电连锁卖场霸道作风敢怒不敢言、自建销售渠道寻求新出路的时候,曾经被家电连锁卖场逼走麦城、不得不收缩甚至放弃家电销售的大型百货商场再度向家电厂家们敞开大门,开始了与家电连锁卖场的抗衡。

在北京市场,翠微、燕莎、百盛、双安、SOGO、当代、蓝岛等大商场都已先后不同程度地扩大家电产品销售区域,产品定位于价格不菲的高档家电;而在上海、天津、广州、苏州等城市,大型百货商场也再次将家电“请”了回来,天津10家商场还联合进货并打出“统一价位”的家电销售广告。

业界人士乐观预言,百货商场再次落点高端家电地盘以及家电厂家自建家电销售渠道,这似乎预示着目前的家电连锁市场格局将被打乱。

商场增容家电区域频频出现

不单北京市场,上海、天津、广州、苏州等地商场也都在家电方面大做文章。目前,上海百联集团已完成了对第一百货、第一八佰伴、永安百货、东方商厦这四家上海百货“排头兵”采购部门的整合,并进一步充实了家电采购的力量,而经整合后所构筑的统一采购平台将在今后的家电采购中实行“一头结算”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用整合优势来进一步扩展家电经营规模。天津劝业场、华联、滨江购物中心、滨江商厦、百货大楼等10大商场结成联盟,要求各家电厂商及供货商给商场与国美同等价格及返利政策,并发出“关于统一家电商品零售标价的联合声明”,表示百货商场与家电连锁卖场价格一样低。而在苏州,苏州人民商场虽面对着“对门有永乐门店、附近又有国美和苏宁门店”的强大竞争压力,但家电经营规模却始终在不断地扩展,目前商场的单体经营优势已相当明显,而其他的百货公司则也开始纷纷仿效。

显然,正如一位负责商场销售的业务经理的分析,增容家电的经营面积已成为今年百货商场调整的大趋势。

错位经营争抢高端家电地盘

众所周知,传统大百货商场自开张起,几乎全卖家电?熏在商场一、二楼层显眼的位置都辟出不小的卖区,布置得光彩明亮,摆上各厂家各种不同款式的家电,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是新鲜事。

  可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家电连锁业态迅猛崛起,因其在全国大批进货,家电价格低,品种全,服务又到位,大商场家电的经营受到了重创,家电销售对传统百货商场的利润贡献率越来越小,家电部因而年年“高升”,楼层越调整越高,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四楼甚至五楼,而商场底层楼面基本上都被黄金珠宝、时尚化妆品等利润率最高的商品所占。

百货商场自然也不愿如此“心甘情愿”地退出。据翠微集团宣传主管韩云介绍,2001年7月,为了保持往日的辉煌,夺回家电厂家的心,以北京西单、百货大楼为首的十大商场还联手布阵摆擂与国美叫板,但最终百货商场还是败下阵来。

同样,也就在7年前,天津劝业场、华联、滨江购物中心、滨江商厦、百货大楼等10家商场同样的联手行为在国美电器价格面前也是不了了之,有的还慢慢退出了家电销售行列。

那在当年联手对抗国美失败,竞相撤出电器柜台的传统百货商场现在为什么又“卷土重来”呢?是在向家电连锁业态反过来叫板吗?会成为长期的商业操作模式吗?

“家电依然是百货商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从近几年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原先已放弃家电经营的百货商场企业基本上都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困惑:一是利润并没有明显上升,而整体的经营销售额却明显下降;二是总体的客流量有所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他商品的销售。其次是虽然近几年家电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同时也使不少百货商场企业看清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家电连锁渠道商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本就谈不上垄断。以家电连锁渠道商门店数量最多的北京和上海家电市场为例,市场的年实际容量都在300~310亿元,而家电连锁渠道商的份额也就在170亿元左右,市场的空间依然还较大,尤其是高端百货家电业态在市场份额方面的潜力应该说是相当可观的。

“家电连锁渠道商的价格战威力已开始明显减弱”,百盛商场方面也认为,由于连锁渠道商已受到了来自投资资本对利润要求的压力,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不敢再轻易地大打价格战。而不少的百货商场近年来在与连锁渠道商进行价格竞争中已开始采取了错位经营高端定位或者“硬碰硬”的方式,在定价策略上始终坚持“你降我更降”的强硬做法。

多元化趋势,谁是最后赢家?

  事实上,百货商场高端家电的回归,也并非是百货商场企业“一厢情愿”的事,厂商也开始重视起百货商场。

随着家电连锁卖场的快速扩张以及霸道作风,厂商的销售成本逐渐提高,与连锁卖场企业矛盾日益突出,而百货商场一方面没有苛刻的进场所必须支付的“苛捐杂税”,另一方面则为家电企业展示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