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1-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双鹤高科)市场部经常见不到人。自从公司总经理商晓辉将一个新的市场调研计划布置下去后――调查目前蜂产品市场的最新动向,大家都忙着到各处市场上收集信息去了。
11月1日,《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流通领域正式生效,而在这个期限之前,双鹤高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抢占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空缺。但是具体要采取怎样的行动,双鹤高科还不清楚,它在等待调研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
虽然蜂蜜只是蜂王浆、蜂王精的原料之一,但是,过去在市场上,各种打着功能性口号的蜂蜜产品却在保健品柜台上与这些真正的保健品抢生意。随着《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蜂王浆、蜂王精原来的这些竞争对手将被剔除出市场,对于投资生产蜂产品的保健企业来说,市场无疑将会扩大,显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抢占市场空缺
进入双鹤高科以后,商晓辉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各大超市、商场的保健品柜台逛一逛,这已经成为他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看到自己企业的北京蜂王精在保健品柜台上同蜂蜜摆在一块儿,让他感觉既可笑,又无奈。
一次在逛商场的时候,柜台上摆放的银杏蜂蜜更是让他感到莫名其妙,“银杏虽然结果,但是谁听说银杏会开花的?这个产品却硬说是通过采集银杏花粉酿造的蜂蜜。这些违背客观常识虚假编造出来的产品,也能堂而皇之地摆在柜台上,并且假借银杏的药物作用进行宣传,蜂产品市场能不乱成一锅粥吗?”讲到这里,商晓辉声调也跟着高了起来。
老年蜂蜜、儿童蜂蜜……各种牌子的蜂蜜都在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打出保健的功能进行宣传,而真正的保健品所占的市场空间却被打压得越来越小。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骆尚华介绍,新标准的出台,就是为了打压那些质量不合标准的产品,并对蜂蜜这类产品做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不得添加或混入来自蜂蜜以外的其他物质。这样,虚假宣传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给国内大型的蜂蜜生产企业带来了机会,那些被“保健蜂蜜”不断打压的保健品企业也能因此喘口气。最近,由于工商、质检部门正在加大对市场上蜂蜜的检查力度,北京各大商场、超市的保健品柜台上,蜂蜜确实已经看不到踪迹,能看到的就是一些大公司生产的蜂王精、蜂王浆、蜂胶等等产品。
整顿蜂蜜只是开头
“不仅仅是蜂蜜的问题,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开会,针对如何整顿保健品市场的问题进行探讨。”一位与药监部门联系密切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
对于燕窝等滋补品的整顿工作正在准备当中,“相关的文件都在制定当中了,相信整顿工作不会太久就能开展起来。”该人士说。
目前我国有5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企业的生产标准和规模参差不齐,如何管理的确是摆在面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