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空调行业产品研发创新步伐加快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10-12

初秋的北京,北三环一家大型连锁卖场的空调促销横幅仍在门口迎风飘展,似乎正在为空调销售做最后的尝试与努力。

进入10月,又一个空调销售旺季已经过去。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06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显示,2006年度我国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出现了从1991年至今的首次销售负增长局面,有64.35%的省会城市空调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销量同比下降7.24%,销售额同比下降1.98%。

但是,就在空调行业整体销售下滑的形势下,仍然出现了许多逆市上扬的企业。格力、志高、格兰仕等品牌空调的销售实现了很好的业绩。降低成本、扩大产能、差异化竞争,各厂家使出浑身解数以应对市场变数。

我国空调行业的集中度正进一步提升,这是2006年度空调市场透露出的一个积极信号。销售模式的创新、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已经成为空调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行业集中度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2006年度,在空调行业整体销售下滑的形势下,仍然出现了许多逆市上扬的企业。8月8日,老牌空调企业格力电器公布的2006年中报显示,格力实现了半年销售收入超过123亿元、空调内销增长19.28%、外销激增76.67%的良好业绩。志高、格兰仕则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在2006年度,格兰仕空调的销售量实现了23.32%的高速增长,从行业第8位进入前5名,由制冷维修企业发展起来的志高则牢牢占据行业第4的位置。

2006年度,空调行业中少数几个大品牌初步完成中高端战略转型、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与行业大环境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赛诺公司评估数据显示,格力、美的、海尔前3位品牌合计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5.8%,前10位品牌的合计份额更是达到85.1%。

不仅仅表现在市场份额上,产品、技术、服务、渠道等各个方面的资源都开始向少数几大品牌集中。

格力在2006年度能够实现良好的业绩,缘于其20多年建立起来的强大分销网络,目前格力在全国的专卖店已经突破2500家。2005年,格力电器销量突破1000万台,在当年182.48亿元的销售额中,50%以上由格力专卖店创造。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说:“我们创造出‘格力专卖店’这一独特的渠道模式,通过多年经营,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重心、以地县为基础、以乡镇为依托的三级营销网络,从而保证了在空调市场竞争激烈、家电渠道商挤压厂家利润的形势下,销售连年增长。”

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曙明则表示,产品差异化、渠道深度分销、营销手段创新是格兰仕空调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产品方面,格兰仕首创了光波空调这一健康空调技术,其今年发动的色彩战略又为其赢得了“时尚空调彩板王”之称;渠道方面,作为后来者的格兰仕则改变传统的空调渠道模式,采用深度分销方式,在一、二级市场采用分公司与代理商结合的分销制度,在三、四级市场则采用与微波炉、小家电联合建立专卖店的形式开展分销,在格兰仕与分销商双赢的情况下保证了渠道的良好运作。陈曙明认为,格兰仕在2006年度逆市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是产品、渠道、营销个别方面的亮点使然,包括生产规模、品牌等其他因素在内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一批空调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消失。2000年以来,空调业品牌最多时曾达400个,至2005年市场表现活跃的已经不足50个。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监测范围内有销售业绩的品牌由2005年的69个缩减至52个,品牌消失了17个。

我国空调行业的集中度正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是2006年度销售滑坡中透露出的一个积极信号。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白皮书显示,2006年度我国空调品牌集中度提高较快,与去年同期相比,排行前20位的品牌销量占比达97.03%,比2005年高出1.63%;排行前25位的品牌销量占比达99.65%,比去年同期增加0.9%。

部分企业空调内销同比增长对比

(单位:万台)来源:中华商务网监测数据

追求创新,努力向高端转型

为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收益,从而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各空调厂家纷纷扩大产能。目前,格力、海尔、美的三大空调品牌的产能都在1000万套以上;TCL斥资2.6亿元在武汉东湖建立第二空调基地,其产能将提高到500万套;海信继在浙江湖州建立生产基地之后,由空调公司出手收购科龙,显示其要跻身空调第一集团的决心;格兰仕则在广东中山建立了号称全球最大产能1500万套的空调生产基地。

应当说,比拼“规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