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矛盾集中爆发 中小鞋企遭难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9-01-23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部】

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鞋68.7亿双,比2007年同期下降1.5%,价值231.8亿美元,增长15.3%,平均价格3.4美元/双,上涨17.1%。其中10月份中国出口鞋6亿双,价值22.2亿美元,分别增长12.9%和27.1%,环比分别下降9.5%和12.3%。中国的鞋类外销市场出现了数量下降,单价上涨,价值持续上涨的局面。外销市场越来越难做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上述外销的成绩里,企业以前签定的外销长期单为拉动外销的数字做出了贡献,但是新增的外销单又有多少呢?外销市场的开拓受累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变成一块难啃的“骨头”,开拓内销市场成为制鞋企业的多项选择中的最后一项,生存下去的一个单选项。

11月,因为企业内部的“旧疾”,外在因素的压迫,中小型制鞋企业“新病旧疾”缠身。订单减少是制鞋产业链上处境良好的企业;半停产、提前放假是“冬眠”的企业;老板突然消失,员工薪水落空是“非正常倒闭”的企业。经过沉淀,种种不利的因素积压在11月爆发,一起把中小型制鞋企业推入艰难的处境。有报道称,中国鞋业经过20年高速发展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与10月相比,11月入围热门产品的制鞋行业产品种类翻新,产品排名变化大,每种产品的排名与10月相比都有变化。

女鞋成为11月最热门的产品,休闲鞋是季军,鞋扣的第三名的位置创历史最高。烫花机新入榜单就闯入第四名的位置,创造了一个奇迹。新入榜单的还有胶水、鞋垫等产品。运动鞋、高跟鞋的排名下降。

市场供应信息:趋势稳定

9月,浓浓寒意袭击了制鞋行业,10月制鞋交易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调整。11月制鞋交易市场的供应的产品种类较为稳定。

制鞋设备是供应最多的产品,36%的比重与10月相比没有任何的浮动。成品鞋与制鞋材料所占的供应比例分别为28%、23%,两者相差5个点,但是成品

鞋与10月相比下降了1个点,制鞋材料的比值保持不变。五金辅料与10月相比上升1个百分点。鞋材化工类产品、鞋机配件、鞋样鞋模的供应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内外因素交替逼迫下,成品鞋企业的调整步骤明显加快。有实力的企业秘密扩张产能,对于制鞋产业的上游产品如,制鞋设备、制鞋材料、鞋材化工的产品的采购也会有增加。在这种敏感的时期,哪家企业信息渠道广,产品质量过强,就有可能在“寒冬”之际拿到“活命”的订单。所以,制鞋类企业在寒冬时期也不能消极应对,而应该抓住难得的空闲时间强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向产品质量要成绩,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市场求购信息:制鞋材料成为11月里最紧俏的求购产品

制鞋材料在整个求购市场里以49%的比重成为求购最旺盛的产品。在制鞋流程里制鞋材料不能多次使用的特点,让它成为一次性生产资料。订单的增减直接影响到了制鞋材料的采购情况,因此,鞋材的求购比较波动。11月成品鞋的采购情况与10月相比下降了9个点。制鞋设备的求购反而上升了两个点。五金辅料、鞋材化工、鞋机配件的求购百分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成品鞋供应信息:鞋款更加丰富 新入围鞋款占一定比例

工作鞋、工艺鞋、运动鞋、保暖鞋成为成品鞋供应市场里上升较快的鞋款。拖鞋、休闲鞋、正装鞋仍是供应最多的三种鞋款。在略显萧瑟的成品鞋市场上,特殊功能鞋或者特点突出的鞋成为一个卖点。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中,温州吉尔达鞋业自主研发的高附加值产品纳米功能空调鞋,保持了出口的继续增长。吉尔达纳米功能空调鞋在面料、结构等方面集合了22项专利,并含有6大功能,特别受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客商的青睐。这个由该公司历经8年研发的新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吉尔达新的利润增长点。希望制鞋企业能够投入到功能鞋的研发生产中去,开拓出另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