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部】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是我国调整假期的第一个小长假,假期由7天改为3天,整个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促销手段丰富多彩。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65家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五一”黄金周(5月1日―3日)实现商品销售总额为22.24亿元,同比下降0.136%;零售额实现22.18亿元,同比下降0.135%。
在统计调查的65家大型企业中,同比销售出现下降的企业有10家,最大下降幅度为0.88%;其他55家企业销售同比均有所增长,但增幅较低,仅有3家超过1%。
2008年的“五一”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假期缩短,对市场销售影响不大。虽然2008年的假期由7天缩为3天,但从以往经验看,假期消费的80%主要集中在前三天;此外,由于假期缩短使很多市民放弃远游计划,改为购物、休闲和餐饮度假,所以假期的缩短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不大,商场消费未出现大幅度下降,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促销方式有所调整,内容丰富多彩。受节日天数缩水影响,商场的促销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调整,促销不再仅集中“五一”的几天假期中,周期开始延长到2周至3周,且起始时间提前。促销活动也更加缤纷多彩,打折、买赠、加入会员、积分等等,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实惠和快乐。
三、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今年的“五一”期间,在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下,积极组织假日市场价格的监测,整体上来看,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因节日的来临价格突然出现上涨现象。
四 、商品市场亮点突出,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已经从生活必需品更多的向享受型产品转移,如高档化妆品、品牌服装、高档家电等商品,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节日市场的一大亮点。
五、婚庆和奥运拉动市场消费。今年是婚庆高峰年,同时又是奥运年,因此带动了很多相关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奥运纪念品在“五一”期间销售火爆。
2008年“五一”期间各类商品的销售情况:
一、食品类零售额同比有所增长。尽管今年“五一”期间食品价格基本没有波动,但从去年开始粮油等食品陆续提价,导致“五一”期间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在0.3%左右,其中粮油类同比增长约为1.1%。
二、珠宝首饰销售保持增长。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珠宝首饰作为一种保值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今年又是结婚的高峰年,马上就要进入结婚的最佳月份,珠宝首饰保持增长。统计显示珠宝首饰零售额同比增长约为0.2%。
三、服饰类商品销售有升有降。由于今年服装类商品的促销时间提前,且周期延长,因此“五一”三天的销售增长并不明显,约为0.23%。分地区来看,东北部地区,今年天气冷于往年,服装销售下降明显,如哈尔滨中央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一”三天服装类零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8.19%,河北地区5月3号受到暴雨袭击,当日销售欠佳;南部地区受夏装销售的带动,服装类整体上升。从各类服装看,女装仍是消费的主力军,T恤衫、运动服销售呈现上涨,而男装销售下降,主要是由于男性顾客一般不太喜欢扎堆购物,其次童装下降也比较明显。此外一些季节性服装如羊绒羊毛衫、羽绒服、皮革服装等均呈下降趋势。
四、化妆品销售增长较稳定。化妆品作为女性每天的日用品,销售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在季节交替时期增长尤为明显。随着天气变暖,夏季护肤品和防晒品成为热销产品。“五一”期间化妆品类同比增长约为0.3%。
五、通讯器材类销售有所下降。近几年,我国手机单价整体下调,导致整个手机销售额呈现下降,“五一”期间通讯器材类同比下降0.14%。此外,办公用品、照相器材、健身器材类等非节日性消费商品,由于促销力度并不大,销售也呈现下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