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
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消费品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5亿元,同比增长1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 %,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增幅居第四位。
一、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零售额高位平稳增长且高于上年水平。
从上半年市场运行轨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逐步走高的特点,其增长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其中,一季度累计实现零售额184.1亿元,同比增长15.7%;二季度累计实现零售额180.4亿元,同比增长17.4 %。 分月度看,增速提升也较为均衡,除5月份为18.9%最高外,其余月份大致稳定在15.4%-17%之间。
2、城乡市场共同发展。
上半年全市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城市市场增速比农村高3.0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8个百分点。可以看到,随着“万村千乡”建设工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购买能力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
3、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单位,市场份额继续扩大。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2.8亿元,同比增长19.6 %,比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零售额的增长速度高4.1个百分点,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7.8 %上升到28.6%,提高了0.8个百分点。
4、假日消费对市场拉动影响明显。
上半年集中了元旦、春节、五一三大节日,我市商贸流通企业紧紧抓住节日销售的有利时机,以文化、情感、服务促销售,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据对我市重点商场“五一”黄金周销售监测分析,今年我市10家重点商场7天累计实现销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46.2%。5月份当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3亿元,同比增长18.9 %,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幅。
5、消费升级商品成为消费亮点。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升级商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据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统计,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的种类有金银珠宝类增长48.7%,通讯器材类增长34%,书报杂志类增长26.8%,化妆品类17.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3%。受物价上涨及节日因素的影响,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日常商品分别增长28.6%和24.9%。
6、批发和零售业仍处于主体地位。
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实现324.5亿元,同比增长16.3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实现34.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5.8亿元,同比增长7.0%。从增量看,批发和零售业与零售总额同步增长,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9%,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8 %,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2.5个百分点,成为市场商品销售的主体。
二、上半年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的主要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扩大了消费市场的增长。
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上年同期的7760元增加到了9357元,增长20.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7%;二是机关事业单位陆续提高了工资标准,工资增幅明显上升,也使得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农业的进一步支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居民消费信心,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活力,刺激了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
2、企业营销策略不断出新,限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