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1-31
【来源:经济日报】
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进入2007年,外资连锁企业纷纷通过开设新门店、并购、合作等形式,加速扩张。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国连锁企业加紧强身健体,加快开设门店的步伐,并通过整合、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我国连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并购、整合、扩张将成连锁业今年的主题。
今年市场上涌现出不少外资连锁新面孔。1月25日,美国百思买宣布其在上海的首家门店已经完成试营业,正式开业。百思买集团高层表示,未来12至18个月将在中国开1至2家新店。2月7日,世界第三大零售商英国特易购在北京的首家门店“乐购Tesco”正式营业。近日,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最大的五金零售连锁公司ACE宣布在中国开设的首家采购仓储中心落户上海浦东张江高科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而日本最大网上商店街的主办方乐天市场公司日前也宣布,将把目前在日本十分盛行的网上商店街开到中国。
与新面孔相呼应的,是一些已经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的外资连锁企业“老面孔”,它们纷纷采取合作、联盟等新模式加速扩张。2007年元旦刚过,多年来在中国市场只有1家加盟店的麦当劳公司宣布,今年打算开放4家店的经营权,向4位加盟商颁发特许经营权,而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市场首家汽车餐厅“得来速”在北京沙河建成并在1月19日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石化与麦当劳自2006年6月达成战略联盟后,双方开发“得来速”餐厅的合作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
百胜餐饮集团旗下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则与全球知名装饰建材零售商百安居在京达成重要策略联盟协议,肯德基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入驻百安居超市网点开设汽车穿梭餐厅。
近年来,国外一些大的零售连锁企业的盈利增长点已经转移到中国。有统计分析,外资连锁商业企业的绩效比内资连锁企业高,2007年初外资连锁企业的新动向值得关注。
在各大零售巨头加紧在中国布局的同时,内资超市也加快了开店步伐。来自上海市交通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全市以直营连锁、自由加盟、特许加盟、合资合作等各种形式建立的汽车快修连锁店已达350家。记者从中国连锁协会了解到,今年,北京超市发集团计划新开8至10家直营店,而加盟连锁店也将新开6至8家。但与外资超市不同的是,超市发此次瞄准社区开店。
内资连锁企业加快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开始加快整合步伐,在做大的同时做强,打造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近日表示,这家联合上海食品产业上下游资产组建而成的食品业巨头,已开始在资源整合上迈出步伐,集团内的配送集成服务业务目前已率先进行合并,下一步,整个集团的战略整合将开始实施。今年,京客隆与首联集团将加快业务整合。据了解,首联集团的控股股东北京西友集团今后将剥离首联旗下的零售超市业态,主营百货业务;京客隆则将接盘首联集团主营的连锁超市业态继续经营。
除了通过扩大规模、加强整合和合作,我国连锁企业也希望在资本市场上有所收获。据了解,浙江省最大的百货商场运营商银泰百货计划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2.5亿美元。据了解,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在2005年10月投资9000万美元于银泰百货,现持有该公司40%股权。
自1990年我国零售业正式导入连锁模式以来,连锁业态在我国蓬勃发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显示,2001至2005年,连锁企业平均店铺数量翻了3番,达到382家,营业面积、销售额翻了4倍,营业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销售额达到71亿元。现在许多连锁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如2005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销售过百亿元的有21家,百强的最后一名也达8.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地域广阔,市场情况千差万别,内资连锁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备了做强的实力。有研究者认为,2007年后,我国连锁业发展将进入战略转折期,应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向效益提升转变,面对国外连锁巨头的竞争,做好定位,进一步细分市场,注重人才培养。无论是外资连锁企业,还是内资连锁企业,并购、整合、扩张都将成连锁市场今年的主题。
文/李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