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上海大卖场销售额占连锁销售总额比例超过51%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2-12

【来源:上海商报】

据悉,2006年,上海市的大卖场业态的销售规模首次超过了标超业态,坐上了上海连锁商业销售规模的“头把交椅”。

  大卖场销售占51%

  在上海这座发达城市,以大卖场、标超和便利店为代表的连锁商业是快速消费品的首要通路。在大卖场、标超、便利店三大业态中,大卖场以其独特的“一站购足”和“价格便宜”等优势取代了争夺了量多的标超业态的市场份额。

  根据上海商情-FMCG研究中心的零售监测显示,2006年大卖场在整个连锁业态销售规模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比重达到51%;而标超业态的比重则较上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为41%;便利店业态则保持稳定,比重为8%。

  该零售监测还显示,以大卖场、标超、便利店为主要内容的连锁业已经成为食品消费的首选场所,其中标超的食品销售其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了63.3%,而大卖场食品销售的比例为56.0%,便利店的食品销售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

  此外,餐饮渠道对于酒类、饮料、调味品、副食品等快速消费品品类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据统计,2006年本市餐饮业完成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9%,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也给快速消费品的零售带来了快速增长的机会。

  海派品牌有市场优势

  上海商情―FMCG研究中心的零售监测同时显示,2006年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品牌格局总体基本稳定,但竞争依然激烈,整个行业的品牌更新率达到了15%,而在高端油、乳制品、休闲鱼(肉)制品、冷冻副食品、调味品、南北货、保健品、内衣、家庭清洁剂等品类中的品牌更新率则超过了30%。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包括总部或生产基地设在上海的“海派品牌”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中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市场优势,其中国有品牌显示强大的活力。如大光明食品集团整合后各品牌依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大白兔糖果、和酒黄酒、梅林罐头、光明酸奶、玉棠食用糖等在各自品类中均保持着领先的势头;而良友集团的海狮食用油、乐惠包装大米,上海家化的六神花露水和美加净手部护理品,白象电池、钟牌414毛巾也成为各自品类的冠军品牌等。

  另一方面,新型经济组织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在部分快速消费品领域中也有不俗表现,如立丰休闲(鱼)肉制品、天喔干果、美峰粉丝、汪满田中国茶、延中盐汽水、诗蒂喜糖、闽龙达南北货等。另外,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均把地区总部设在了上海,从而使品牌更具本土特色,其中的突出代表有可口可乐、和路雪冷饮、太太乐鸡精等。同时海派品牌在包装大米、饮用水、食用糖、冷冻副食品、黄酒、糖果、酱油、内衣、洗衣皂、一次性用品等超过20个品类中保持了整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