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徐州市商贸局】
一、1一9月份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l-9月份,徐州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着快速均衡的增长态势。据对列统的23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统计,共实现销售32.21亿元,同比增长21.18%。其中百货业实现销售15.63亿元,同比增长23.25%;大型综合超市销售实现 8.31亿元,同比增幅为25.32%;大型家电专业店实现销售8.27亿元,同比增幅为12.77%。增幅超过20%以上的企业有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供销穿戴城、永乐电器、家乐福超市、古彭商业大厦、金地百货等,其中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和供销穿戴城增长超过四成。
从季度来看,一、二、三季度分别实现零售总额12.32、9.86、10.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4%、16.36%、27.09%。
从商品销售来看,体育休闲、黄金珠宝、服装鞋帽、名烟名酒、保健休闲食品等继续热销,增幅分别为38.37%、29.31%、24.56%、22.93%和21.83%。
淮海、黄淮两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l―9月份交易额为24.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3%。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热点商品热度非凡持续旺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我市居民在满足吃、穿、用消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了以改善居住条件、方便交通出行为主要内容的住、行类消费以及以陶冶情操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娱乐、教育类消费,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逐步升级。大类商品销售呈现以下凡大亮点:一是住房消费持续升温,拉动家具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等相关商品销售迅猛增长。受住房货币化进程的加快及福利分房的时代结束的影响,商品房需求随价格上涨及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政策的实施不断升温,极大地促进了与住房消费相关的商品需求的增长。l-9月份,家俱类增长近五成、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5.71%。二是文化娱乐和教育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随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传输服务和旅游文化事业的不断兴旺,文化产品需求量不断上升,l-9月份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8.3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4.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4%。三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家用电器更新速度的加快,现代高科技家用电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l-9月份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增长12.77%。
(二)餐饮业始终保持领头羊地位。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均衡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愿望日益增强。同时,徐州市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社会经济交往活动增加,各种商务会展活动逐步增多,婚庆活动社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全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饮业成为全市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市餐饮业已形成以高裆与大众消费潮流相并存、中式与西式相融合的高档案席、家常菜馆、火锅店、小吃街、美食广场、快餐厅、外卖店等多种经营方式的餐饮消费格局。据统计,1-9月份,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48亿元,同比增长19%。
(三)假日经济成为增长催化剂。据统计,今年徐州市“春节”和“五一”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0%,分别为31.57%和31.73%。滋补品、服装、电器、手机等商品普遍畅销,各大超市以肉类、奶制品、蔬菜、休闲食品为销售主流,“假日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消费增长。
(四)生活必需品物丰价稳购销两旺。今年l―9月份,全市城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商品价格平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下降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l%、交通和通讯下降4.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2%、居住上涨4.5%。据对黄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淮海蔬菜批发市场交易统计,l-9月份实现成交量26.25亿公斤,成交额24.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08%和19.53%。
三、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预测
l-9月份,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了快速均衡的增长态势,表明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整个国民经济和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一些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将进一步趋于规范。随着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扩大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