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4-05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二季度GDP分别增长10.3%和11.4%,增速大大高于去年。在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和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作用下,消费需求也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消费综合景气指数系统监测和预测结果显示,今年一、二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呈现上扬态势,与消费市场的旺盛运行高度一致。其中宏观环境和收入因素是推动消费景气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根据先行指标走势和警情灯号系统分析预测,预计今年三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继续呈现上升态势,消费需求仍将保持旺盛的状况。
一、二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高位运行,三季度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一)二季度消费景气比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大幅提高
消费综合景气指数监测系统显示,1998年至2002年我国消费景气较低迷,大部分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均低于100,从2003年开始,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04年四季度达到104.5的最高点。进入2006年,在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和结构性调整不断见效的作用下,居民消费需求呈现逐季加快的增长势头,消费综合景气指数高位运行。今年二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为104.23,比2005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1.16和0.51个点。
先行指数持续高位是二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升高的内在动力。经济增长和消费扩大密切相关,我们选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工业增加值、企业销售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机构工资性现金支出五项指标作为消费综合景气指数的先行指标。计算表明,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4,先行指数平均领先一致指数4个至5个季度。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完成额、工业增长和企业销售收入和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推动先行指数进一步上升,从2005年二季度开始到2006年二季度先行指数一直保持105点左右的高景气状态,今年二季度为104.97,居高不下的先行指数预示着一致指数的上扬,也为一致指数的攀升提供了经济基础的支持。
(二)三季度消费景气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季度我国消费需求旺盛和消费景气上升的局面仍将延续。
从消费预警系统看,按照先行指数超前一致指数4个至5个季度的相关关系推算,200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先行指数达到108.3和107.1的较高水平,那就意味着2006年三季度一致指数仍将保持较高水平。根据消费景气系统预测,三季度消费综合景气指数将达到104.52点,比二季度提高0.29个点。由于2006年一季度先行指数保持良好走势,今后几个季度消费景气上升的趋势也不会逆转。
从消费宏观和微观环境看,今年1月至7月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消费需求呈现全面趋旺的走势。1月至7月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60亿元,名义增长13.4%,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2.6%,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二季度增长13.9%,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二季度一般为我国居民的消费淡季,因而进入二季度消费增速加快的现象较为罕见,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三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预计,三季度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59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7%左右,比上半年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
二、1月至7月消费需求呈现全面趋旺的特征
2006年,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性调整不断见效的作用下,消费品市场销售呈现逐季加快的走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二季度增长13.9%,7月份在工业、投资、物价和利用外资多项指标大幅回落的情形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仍保持了13.8%的较快增长。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分地域看,城乡消费品市场全面走旺。1月至7月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农村增长12.1%。城乡消费增速双双达到两位数,增势可喜。而农村快速增长,更是消费活跃的增长亮点。1月至7月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与城市增长差距也由去年同期的3个百分点缩小为今年的1.9个百分点。与农村消费强劲增势相比,城市消费较为平稳,1月至7月城市消费增速低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可以说今年1月至7月消费增长加快,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
分零售业态看,1月至7月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6.7%,依然是三大业态中增长最快的。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速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我国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巅峰(年均增长28%)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7年以后增速逐年降低为10%左右。在城乡居民商品消费第三次和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叠重作用下,2004年以来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