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6-08-21
【来源:国际商报】
“中国零售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6年度泛零售业发展总监大会上,多位专家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中国零售业作出了并不乐观的判断。
第一零售网CEO兼总编丁利国表示,根据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连续6年发布的全球零售发展指数,中国市场的零售投资吸引力排名持续走低,已从2005年的第4位降至第5位。
相比之下,印度、越南等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排名则逐步上升。其中,印度取代俄罗斯,成为目前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零售市场。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吸引力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日趋饱和,“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城市,例如上海,当地零售市场的竞争已相当激烈”。而近年来国际零售商蜂拥而至、抢占市场份额,也加剧了这一状况。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也表示,随着市场趋于饱和,中国零售业的利润开始走低,投资回报率不高。他认为,外资对进入中国零售业开始呈现谨慎的态度,国际投资基金对中国零售市场的热情有所减退。
2006年不少外资零售企业改变了过去平稳发展的策略,在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开始加大对中国二、三级市场的关注度。
目前,外资零售企业开始加速进入城区人口为20万左右、甚至更少的城市。沃尔玛今年动工和计划中的16家门店,几乎全部分布在二、三级城市。家乐福、百安居、宜家、易初莲花等也都提出了拓展国内二、三级城市的计划。
但麦肯锡中国公司董事张之杰表示,外资零售企业在向国内二、三级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单位面积效益下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