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7-01-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10万亿规模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当前市场各方最关心的重大问题。在今日由中国证券报社、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山西证券、中国三星金融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等联合主办的资本市场年会――第十一届(2007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讨论并给出多元的答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郑新立在演讲中指出,金融的改革发展成为我国整个宏观经济改革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壮大金融产业当前极具紧迫。他认为,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资本、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第四位。相对于产业的发展来讲,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金融资本的发展,是非常滞后的。甚至可以说是产业资本的巨人,金融资本的侏儒。整个金融的体制改革、金融的发展成为我国宏观管理里面的一个短板。
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致词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实现历史跨越已成现实。他认为,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重大转折,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全流通难题,上市公司清欠取得了成效。2006年底占用金额较2005年下降了60%,历史风险平均压缩了95%,市场开放进一步开展。到2006年底已设立了24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和8家券商,合格的投资者规模持续扩大,管理层及时实施了新股发行等等,一大批大型蓝筹公司加入A股市场,2006年中国股市筹资额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年度,沪深股市大幅度上涨,2006年上涨一倍多,涨幅据全球股市前列,本周两市总市值已经突破10万亿,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
数十位财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回归A股与蓝筹股市场”、“转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资金从哪里来”、“中国资本市场2007:神话能否延续”等三个主题展开互动式演讲。来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等不同领域的代表约5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并与演讲专家进行现场交流。 作为全国性的资本市场年会,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自1997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十年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多次到会作主旨演讲,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出席了2006年度的第十届论坛并作精彩演讲,周正庆,刘鸿儒、周道炯、吴晓灵、黄达、厉以宁等金融界领导与资深专家多次与会演讲,使每一届论坛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