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中商联动态

中商联动态

在“中国入世十周年―商贸行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的致辞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05-07

 

 

在“中国入世十周年

商贸行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  张志刚

(2011年11月29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再过十几天,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将整整十周年。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共聚一堂,回顾这十年来我国商贸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内贸流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听取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政策和市场环境等问题的看法,展望“十二五”期间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我希望中商联组织的这个研讨会,能够帮助全行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安全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十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当年做出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方针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平等竞争的应有权益,是我国对外开放史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回首十五年的入世谈判,漫长而艰辛,那是一场维护国家利益的特殊战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当时在国内开展了一场全民族广泛参与的、旷日持久的、艰苦而激烈的生产力大提升,我有幸参加了应对的后期工作,令我难以忘怀的有这样几件事:

      一、促进思想解放。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及以后一系列关于发展道路的摸索,为后来的入世谈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实现了观念的飞跃。

      二、建立制度基础。1992年,中共中央十四大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入世谈判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三、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世贸组织的规则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们清理了大约数千件法律文件,制定了一批新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个成就的取得,与入世后我们获得了一个由法律支撑的稳定开放的外部环境、把自身的经济建设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和公平的规则内是分不开的。  

      四、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改制、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俗称“三改一加强”全面开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是最根本、也是最积极的应对措施。

      五、完善组织保障。当时,非常令人担心的是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汽车,第三产业的金融。为加强应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在有关部委内部相继成立产业调查局、公平贸易局、世贸司等专门从事保护产业安全、执行世贸规则的机构。

      六、勇敢面对竞争。1995年前后,家乐福、沃尔玛等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相继被引进。我国的本土商业惊呼“狼来了”。外资商业的引进,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成长的机遇。从此,中国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体系迅速成长壮大。现在,我国国内流通领域的浙江物产集团已进入世界500强,过千亿的零售企业已有4家。

      七、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群众广泛参与。从1985年开始谈判以后,历任国家领导人亲自组织领导了入世谈判。入世之初,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党校亲自向省部级领导宣讲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当时的国家经贸委会同原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迅即在全国开展世贸知识普及活动,数月内收回500万张答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如此重视,世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传为佳话。

      回望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的十年,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其重要推动力之一。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4.8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从9.43万亿增加到39.8万亿,翻了两番,经济年均增长约10%,经济总量从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经济,是完全必要的,没有这一步,我们就不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今天的地位。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