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商联行业发展部 发布日期:2017-05-25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出席这次绿色商场创建经验交流会暨第三期评审员培训班。借此机会,就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和大家交流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深刻认识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是绿色流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6年初商务部印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绿色流通有关工作的通知》,进行了具体部署,此后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先后列入2017年商务工作要点、内贸流通“十三五”规划,商务部为什么要着力推动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
(一)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等工作任务已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比,流通业虽然不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但由于它与消费者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桥梁”和“关口”作用。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就是通过打造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绿色回收于一体的市场主体,向消费传递绿色消费理念、销售绿色产品,同时通过绿色采购引导绿色生产,构建绿色供应链,这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二)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是适应消费升级的有效途径。当前,消费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消费理念从铺张炫耀向绿色节约转变,消费层次从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转变。吃出健康、穿出时尚、用出品味是消费新趋势,绿色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发展绿色流通,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推广绿色采购,通过设置绿色商品销售专区、专柜,适应消费者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需求;同时通过节能技术推广,营造低碳、节能、绿色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三)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措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流通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营规模从小到大,企业实力由弱到强,现代流通方式从无到有,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流通业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不注重质量效益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发展,大型商业网点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快递物流的井喷式发展造成的过度包装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每年都成为两会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的热点,也与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绿色商场示范创建,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投入能够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能够倡导绿色理念,通过设立智能回收机,开展以旧换新、实施逆向物流等活动,能够扩大企业销售,是有效解决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创新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
二、前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初步成效
2016年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部署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协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周密组织,拟定工作方案。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是一项以标准为引领的工作,考虑到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我们选择了《绿色商场》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工作基础较好的中国商业联合会作为该项工作的具体承办单位,配合商务部开展具体工作。中国商业联合会成立了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办公室,拟定了绿色商场创建工作方案,制订了购物中心业态创建工作程序和相关规则。2016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分别组织了一期标准宣贯和两期培训,来自全国27个省级商务主管部门、37个地级商务主管部门和100多家流通企业及协会的代表参加,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作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自《通知》下发后积极开展工作,筛选和推荐绿色商场创建单位。江苏、山东、安徽、贵州、重庆、四川、辽宁、河北、新疆、新疆建设兵团、宁波、大连等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比较重视现场评审工作,省厅及地市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安排,为评审组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部分省市不仅引导企业参与示范创建,还积极走出去参与现场评审工作,学习经验,促进交流。受评审企业多数成立了总经理挂帅的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小组,把评审过程变成了学习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过程。
三是明确审核程序,严格审核标准。2016年,22省共推荐85家示范创建单位,通过初审后进行现场审核的企业47家,截至目前完成现场审核27家,符合创建条件的25家。现场审核均经过预备会、整体巡视、分项评审、反馈交流、合议打分、全体会议等9个步骤,审核组成员对照《绿色商场》标准,对企业的基础管理、设备设施、绿色供应链建设、实施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进行详细评议,挖掘优点亮点,指出薄弱环节,列出整改清单,督导企业进一步采取措施,使标准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常态化落实。
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提高了流通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列入首批示范创建单位的25家企业各具特色,但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建筑结构合理,如自然采光弧顶、无障碍设施和母婴室完备、安全通道与消防中控正常使用;设备设施完善,如电梯、锅炉等符合强检要求,照明LED光源改造比例50%以上,空调冷链设施设备运行符合经营需要且采取了必要的节能措施;基础管理得力,如运营高效,部分通过了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提高了商务主管部门对绿色流通工作的认识。通过宣传培训,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对绿色商场创建工作认识程度逐步提高,部分省市将其作为绿色流通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流通企业参与创建,支持相关协会和企业参加培训。江苏还开展了省级示范创建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创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创建工作未实现全覆盖,目前尚有部分省未参与推荐上报工作,还有部分省市因缺乏政策支持,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工作机制不完善,对标准和现场审核的培训力度不够,现场审核主要依靠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抽调的人员,专业审核员队伍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结合当前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和各地实际情况,下一步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对示范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首批绿色商场创建单位名单已经公布,绿创办也同时征集了节能宣传口号879条和绿色商场标识21个。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期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发布节能宣传口号和绿色商场标识,总结推广25家企业绿色发展模式和经验。同时,组织各地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消费者认识绿色商场、感知绿色商场,扩大创建工作影响力。
(二)完善相关标准和程序。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已经总结出一套较行之有效的示范创建的评审办法和程序,同时标准在贯彻落实中也不断完善和充实。目前,商务部已经申报将《绿色商场》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一旦批准立项,我们将开展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推动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滚动开展创建工作。在总结首批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继续滚动开展创建工作,即成熟一批,推荐一批,审核一批,公布一批。在继续以购物中心为重点业态的同时,着手开展百货店和大型超市等业态的相关准备工作。
(四)完善工作支撑体系。一方面,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将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纳入地方财政支持范围,对流通企业节能改造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细化相关标准,成立专业的审核人员队伍,保障创建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最后,希望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方面,按照商务部年初下发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荐本地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加大《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在创建工作中,要引导流通企业按照《标准》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支持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充分发挥绿色商场的创建带动作用,推进当地流通业的绿色发展。同时,希望广大流通企业积极投入到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工作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扩大绿色低碳商品的采购和销售,积极探索绿色回收的有效模式,成为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排头兵”和节能减排的“领跑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