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首页» 地方商会

地方商会

武汉市老字号企业强势回归打造创新发展升级版

来源:武汉市商业总会 发布日期:2013-12-27

武汉市众多老字号企业一改昔日破旧、弱小、举步维艰、夹缝中挣扎的窘境,正重振雄风、强势回归,打造现代创新发展升级版,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新亮点。这是日前武汉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经验交流和第二批老字号授牌大会传出的重要信息。

25日,武汉市商务局和武汉商业总会联合召开全市老字号创新发展经验交流和第二批老字号授牌大会,为黄鹤楼茶叶公司、苏恒泰商贸公司、刘有余药堂、老大兴园、武汉工艺大楼、波衣也琴行等第二批6家“武汉老字号”正式授牌。加上中华老字号在内,武汉“老字号”已达57家。

笔者获悉,近期武汉市老字号在全国中华老字号创意大赛中也收获颇丰。长生堂美容美发公司的植物滋养保湿系列产品获“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银奖”,武汉五芳斋公司的斗粽包装获“中华老字号产品包装时尚创意银奖”等。

发展引擎——政府给力助推老字号创新发展

日前登录武汉市商务局网站,笔者看到“关于拟给予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等老字号企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的公示“。2013 年度武汉市财政资金再拨500万元支持蔡林记、四季美、五芳斋产品、长生堂和国漆公司等20家老字号,用于新增连锁店、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和设施设备改造更新等发展项目。

武汉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该市老字号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几年,武汉市政府专门发文支持老字号发展。

武汉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支持,经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认定的“老字号”,且符合扶持资金使用项目要求的,都可以申报扶持资金。

武汉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武汉市老字号振兴工程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出8项扶持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100万元。如发展连锁经营,建设配送中心项目等,均按项目实际投入资金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补贴标准按项目实际投入资金40%给予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同时,为了鼓励老字号企业走出去,老字号企业参加大型推介活动项目,按展位投入金额50%予以补贴。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可一次性获10万元奖励。

新政策出台后,该市两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长生堂”已获得174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老字号”原址将获保护。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将充分考虑保护老字号原址原貌,涉及原址动迁的,应在原址妥善安置回迁,或在适宜其发展的商圈内安置,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武汉市编制“十二五”商贸业发展规划,在制定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新商业街,调整商业街结构,都将优先考虑和安排老字号。

这些政策助推一批老字号抓住机遇,大展身手:

新政策出台后,该市两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五芳斋”、“长生堂”已获得174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长生堂焕发百年老店风采。

由于江汉路地铁工程竣工,四季美、精益眼镜近期都将原地还建,谱写更美的发展篇章。

近几年,为了解决产能限制,五芳斋公司筹集资金1200万元,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开发新产品。目前五芳斋汤圆、粽子、糕团、绿豆糕、月饼、八宝饭、南瓜饼、芝麻球等传统产品和研发的楚饺供应给省内外600多家超市和商场,今年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利税1200万元,年销售额、利润、税收均以20%的速度递增。公司已形成集餐饮、食品加工、商业贸易、汽车运输、产品进出口为一体的现代“小巨人”企业。公司还准备投资8000万元,建立现代化的食品工业园,全方位开拓市场。

知名老字号老通城与白云边重组,与武汉客厅签约,正式入驻武汉客厅里的美食博物馆,建立首家旗舰店,已于近期迎客。因拆迁而消失多时的老通城终于强势复出。老通城大智路店即将重建,并在周边修建一条配套的文化风情餐饮街。老通城将陆续开设50家至100家老通城连锁店,既保留传统历史底蕴,又注重现代时尚,开发多种口味、更贴近大众消费习惯的产品,前景看好。

内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武汉市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字号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老字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老字号企业引入现代管理及营销技术,激发老字号的自我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企业焕发生机。

沉寂近十年的百年餐饮老字号“大中华酒楼”以开放的姿态与武汉天龙集团签约,重新融资改组后落户光谷。目前,这家酒店已经在光谷重出江湖。酒楼提出“设标准选料,用标准制作,按标准出品服务”的管理理念;传承“选料精,下料狠,火功足,原汁原味”的烹调原则;量身定做了拥有国家专利的管理软件系统,促进了酒楼规范化管理,提升了酒楼质量和效率,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2013年1至10月份与2012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0%,利润增长率为12%,利税增长率为19%。被武汉市商务局和旅游部门授予“金盘”级旅游餐馆。

——引入现代科技,老字号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具有百年历史第一批老字号企业——武汉市国漆公司是湖北省唯一规模化生产国漆系列涂料的公司。

其精制国漆产品广泛用于古建筑庙宇髹饰、漆器工艺品、漆画、高档家具、宾馆涂饰。我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上的“黄鹤楼”、“楚天极目”等大型牌匾均采用国漆涂装。归元寺中的五百罗汉亦采用国漆麻布调制国漆腻子“泥塑脱胎”而成,成膜后再涂覆国漆粘贴金箔,虽经几次水灾至今仍完好如初。武汉长春观、宝通寺、安徽的九华山等地古建筑,经该公司精制国漆涂装后,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漆艺所传达的特殊质感和非同寻常的意境氛围,因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同。
国漆公司注重提高科技含量,改革传统工艺,采用红外传热和液压控制等创新技术,开发出更适合人们家居涂装的精制国漆涂料。目前,该公司研发生产的低粘度、易涂刷、光泽优雅、防静电防腐蚀的精制赛霞漆、朱和漆已销往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目前,公司精细生产工艺的企业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

——严格标准、规范发展连锁经营,提升老字号品牌优势。

老字号蔡林记既保证热干面的特色和原有风味,又请来中国烹饪名师和食品工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创新,将配方生产标准化,操作工艺规范化、精准化,严格保证产品质量。近年出台的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热干面须有8种添加调味料,蔡林记热干面“内控标准”有12种,各种配料都有计量标准。为了实现热干面和相关配料的标准化生产,蔡林记建设工业园,实现了热干面和相关配料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工业生产。

蔡林记推出方便热干面、筒装热干面和瓶装原磨黑芝麻酱其直营店、大型超市及网店销售,火爆全国。今年6月,蔡林记代表武汉热干面应邀参加由国家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联合举办,被誉为餐饮界的“奥斯卡”的面条文化节。蔡林记通过企业文化展示、热干面故事展示、大师现场表演制作和市民免费品尝等形式,向全国民众展示了热干面文化,提升了蔡林记品牌,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面条名店”,这也是惟一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远销全球的“名面”。

复兴希望——抱团发展集聚效应有待加强

武汉市人大原副主任、武汉商业总会会长吴玉梅介绍,武汉市老字号已成为我市的新名片,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下一步老字号抱团发展、加强集聚效应是武汉市老字号复兴发展的重点。

北京前门文化商业街内100多家老字号企业经营,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复兴大武汉的战略应鼓励支持老字号抱团发展。

据了解,武汉市曾设想在江南、江北各规划建设一条老字号风情街。风情街将集商贸、餐饮、旅游、民俗风情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尚待落实。

武汉市商务局领导介绍,武汉市将通过5年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武汉老字号振兴政策支持体系,在零售、药业、酒业、烟草等行业支持4-5家优势企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著名自主品牌;在餐饮服务、食品加工、钟表眼镜、医药连锁等行业,培育8-10家重点企业,扩大区域市场占有率;扶持2-3家历史悠久、声誉良好、影响较大而尚处歇业的老字号企业,恢复经营,并使一批经营困难的老字号企业状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