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日本等国对华投资额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1月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连续第8个月负增长。
商务部20日公布数据,1月份国内实际使用外资92.7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下降7.3%,降幅为2012年7月后6个月来最大。
所谓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跨境在中国进行的投资活动。一般而言,对于中国等注重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FDI的多寡和经济增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因此,在当前外围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FDI数据备受关注。
不过商务部认为,中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未消失,2013年将保持平稳态势。
欧盟投资增逾八成
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7亿美元。从绝对值上看,92.7亿美元的数字实际上处于去年7月份以来的次高水平;上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了116.95亿美元。但是如果从同比数据来看,仍未走出自去年6月份后出现的增速连续下滑态势,且相比上两个月,降幅有所扩大。2012年12月和11月,FDI分别同比下降4.47%和5.39%。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此间的记者会上说,1月份国内吸收外资的主要特点如下:
服务业外资降幅超过制造业。1月,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1.3亿美元、44.3亿美元和40.3亿美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1.5%、5.8%和9.8%。1月份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下降14%。
欧盟对华投资增幅较大。1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8.2亿美元,同比增长81.8%。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2.7亿美元,下降20%,日本对华投资大幅降低,降20%。同期,亚洲十国/地区对华实际投入外资78.2亿美元,下降9%。
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均有所下降。1月,国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78.7亿美元、8.3亿美元和5.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1%、0.8%、4.2%。
沈丹阳表示,当前中国利用外资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未消失,今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的态势,不至于出现大幅度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国内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根据商务部统计,去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有分析认为,这与制造业大规模外迁有关。商务部调查显示,目前确实存在一些正常的制造业外迁,其中包括外资外迁和国内企业“走出去”,而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外迁。
外贸形势仍然严峻
而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外贸问题,沈丹阳表示,由于目前国外的市场需求未见明显好转,外贸形势仍然是严峻的。
沈丹阳进一步指出,剔除节假日因素后,并不能说中国1月进出口出现大幅反弹,现在不能断定今年外贸形势将好于去年,不能盲目乐观:“因春节的因素,去年1月份只有17个工作日,而今年1月份有22个工作日,今年1月份比去年1月份多了5个工作日。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节假日的因素,1、2月份进出口总是会出现一些波动。今年2月份有春节假期,出口同比增幅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波动,去年2月份进出口增长将近30%,今年2月份不可能那么高。因此,我们需要把1、2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累加起来做分析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判断。”
中国海关此前公布的1月进出口数据优于多数分析师预期,引发了市场对外贸前景的乐观预期。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出口同比增长25%,高于市场学者普遍预期的中值17%;进口同比增28.8%,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3.3%。
此外,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对近期日元持续贬值的看法时,沈丹阳拒绝置评,他仅指出,不管哪个国家无论是利用货币贬值或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不仅对中国经济有不利影响,还会对全球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认为要慎重。商务部会密切跟踪,认真研究,并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
而对于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问题,沈丹阳称调查机关将会在法定时限内完成调查,现在距离完成调查的时间还比较长,何时发布裁决结果还没有确切消息。
另外,沈丹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澄清了“中国贸易首超美国”的说法。沈丹阳表示,这是由于中美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的。他指出,中国采用的是世贸组织的统计口径,与美国使用的三种口径中的第三种具有可比性,“比较下来,比美国进出口总额少了156.4亿美元。世贸组织将于今年2月底或者3月初公布2012年最终世界各国贸易额数据及排名,届时2012年中美贸易数额差距就可以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