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1-25
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中外学者广泛认同的一个理念,如何落实到具体施政层面?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一种答案。
2015年年底,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必须继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协同发力,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他的这一观点在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双料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国内外专家座谈时,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
22日的常务会研究了两个议题。一是部署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二是确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这可谓两个“大招”——前者直指需求侧,后者则是供给侧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实招”——“供需两端发力”的理念有了,具体怎么操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钢铁煤炭去产能,正好构成两端的两大“抓手”。
“说到底,城镇化还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所在!”李克强在当天会上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总理心目中,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黄金结合点”。目前看,黄金的成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存在诸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
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拉动,到依托“互联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创新驱动,再到户籍制度改革、农户权益相关的制度改革等制度推动,这也决定了其带动的需求必然是广泛和强劲的。总理称其内需之“大”,正在于此。
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的第一个会,便是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某种意义上,此次常务会确定的“去产能”措施,可视为总理开年考察山西并召开座谈会的重要成果。
通过去产能实现市场出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李克强在常务会上阐明了为何选择钢和煤作为突破口。他说,这两个行业目前产能严重过剩,且是基础性行业,国有企业又占主导,所以有必要对过剩产能进行化解。他同时强调,化解一定要坚持用法治和市场化手段,按照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来操作。
企业效益低下,尤其是许多国企,主要原因是人员负担过重。李克强多次分析过这一问题。此次常务会也强调,化解过剩产能,关键是要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做好职工安置。措施中重要一条,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就是为了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有企业分流人员安置给予奖补。
“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去压减这些产能。关键是企业要发内功,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抓好。”总理最后说。